高中職免學費、私大學費補助啓動 家長:能進公立誰想念私立

行政院去年6月通過的「教育平權1+3方案」將在寒假過後的新學期啓動,其中不僅私立大學學費減免新臺幣3.5萬元,高中職學費更全面免費。(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農曆年假結束,中小學即將於16日開學,大學也陸續於下星期開學,行政院去年6月通過的「教育平權1+3方案」將在寒假過後的新學期啓動,其中不僅私立大學學費減免新臺幣3.5萬元,高中職學費更全面免費,家長雖認爲此舉有助減輕經濟壓力,但孩子如有能力,升學仍以公立大學爲主,不會因爲學費政策而選讀特定私大科系。

教育部在去年6月宣佈行政院通過的「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及配套措施方案」,簡稱爲「教育平權1+3方案」 。在政策當中,以定額減免私立大專學雜費新臺幣3.5萬元爲主,搭配減免大專經濟弱勢學生學雜費、高中職全面免學費、精進就學貸款等3項方案,總經費爲219億元,從今年度2月1日起實施,全國共計有63.4萬學生受惠。

在大專校院方面,最主要爲私大生每學年減免3.5萬元,另針對經濟弱勢學生加碼補助,家庭年所得90萬元以下的學生可申請「大專校院弱勢學生助學計劃」,家庭年所得70至90萬元學生,定額減免學雜費1.5萬元;家庭年所得在70萬元以下者,定額減免學雜費2萬元,每年最高可減免學雜費5.5萬元,整體受益人數47.4萬人。教育部也加碼補助公私立弱勢學生,受益學生15.8萬人。

至於高中職免學費政策方面,原本高職免學費,高中則設有家庭年所得148萬元「排富條款」,今年2月起改爲全面免學費,學生不用申請,直接免繳學費,全國總計有60.3萬名高中職學生受益。

臺北市一名從事文教業的黃姓家長,孩子就讀私立高中,現爲高二生,明年將考大學。他表示,對於政府釋出學費優惠政策,不影響孩子的升學規畫,因公立大學資源豐沛、同儕素質好,還是以就讀公立大學爲主要目標,「能進公立誰想念私立」,不會因爲想就讀熱門科系而報讀特定私校。

新北中和李姓家長說,孩子現在就讀高二,明年即將投入考大學,政府釋出高中職學費免費與私大學雜費補助,確實減緩經濟壓力,即便還是希望孩子能考進公立大學,但如果就讀私大,負擔也不會太大。

不過,李姓家長也提到,民進黨政府在總統當選人賴清德競選期間,不斷釋出「灑幣式政策」,「做法跟買票沒兩樣,尤其在校園,學生都無腦綠,只知道民進黨會給錢」,作爲經營年輕選票與持續執政的根基,藍白陣營根本打不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