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郭頌:晚年一場官司讓他悲痛萬分,85歲帶着遺憾離世

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他是家喻戶曉的音樂天才,也是東北民歌的宣傳大使,一生可以說獲獎無數,儘自己最大努力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作品。

可就是這樣一個熱愛事業的人,在晚年的時候竟然莫名其妙的背上了官司,最終導致鬱鬱而終,令人惋惜。

那麼郭頌究竟是如何扯上這個官司的呢?在他離世之後親人們生活如何呢?

天賦和努力缺一不可

說起郭頌,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沒有聽說過,但老一輩的網友肯定相當熟悉,其中《烏蘇裡船歌》和《新貨郎》在當年,幾乎可以說火遍了大江南北。

於是就有不少人注意到了郭頌這個著名的民歌音樂家。

不過並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郭頌也是如此,或許在背後就有着我們不爲人知的付出和汗水,才能令他走到這個高度!

1931年,郭頌出生於遼寧瀋陽,原名郭增發,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但是在農作之後,坐在陰涼地吹簫。

在此薰陶之下,郭頌就對音樂非常感感興趣,尤其是在上音樂課程的時候我,郭頌都會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耐心的老師傳授音樂知識。

由於郭頌將大量的時間都放到音樂上面,就導致他的學習成績一直不是很好,甚至在班裡排到了中下游。

爲此郭頌一點也不慌張,畢竟他知道,音樂只要搞好了,將來成爲音樂家之後,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就這樣,成績不算理想的郭頌考上了鶴崗高級職業學校,在大學期間,郭頌還是將自己的重心放到了音樂上面。

就在畢業之後,學校也非常認可郭頌的成績,直接將他分配到鶴崗中學裡當音樂老師。

得到這樣的肯定之後,郭頌也是非常開心,自己熱愛的事業得到他人的認可,這樣的結果令郭頌非常高興。

1952年,郭頌在學校期間搞了一個《黃河頌》大合唱,也正是因爲這樣事,郭增發這才改名爲郭頌。

正是有了這次的大合唱,以至於直接改變了郭頌的生活軌跡!

在音樂之路越走越遠

洪鈞曾當時在現場中看到了郭頌的實力之後,便將他推薦給了自己單位領導,可像郭頌這樣的人才走到哪裡都比較吃香,學校的領導也不願意放郭頌厲害,就以學校不能沒有音樂老師爲藉口回絕了。

文工團最後還是請求相關部門給學校調來了一位音樂老師,這才成功的帶走了郭頌。

或許郭頌也想不到,自己雖然失去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但也正是這個選擇,讓他成爲了一個實力強勁的歌唱家。

進入文工團之後,想要出名只能看自己的實力,不能有一絲絲的水分,要不然註定火不起來。

並且郭頌還在思考,自己該朝着哪個方向努力呢?

畢竟按照當年的潮流,歐洲的美聲合唱正是主流,很多歌手都在努力的模仿,想要脫穎而出從而成爲一個當紅歌手。

可千篇一律的歐洲美聲,已經導致觀衆審美疲勞了,以至於在那段時間內,觀衆都是比較反感歐洲美聲的歌曲。

郭頌當然也發現了這個情況,所以直接就捨棄了這個選擇,然後他就結合自身考慮,由於自己是東北農民出身,那麼能否考慮民歌這個方向呢?

畢竟在我國,農民還是佔大多數的,要是將民歌唱好,肯定就能受到國內大多數人的喜愛。

想明白之後,郭頌就將自己的重心放到了民歌上面,很快就創作出了很多東北民歌,漸漸的郭頌的知名度就越來越大,甚至他還被稱爲“東北民歌王”!

可想而知當時觀衆對郭頌的喜愛,這也間接的說明了郭頌在民歌上面的才華。

原本郭頌能夠一直這樣開心快樂的唱下去,可直到唱完《烏蘇裡船歌》之後,麻煩就逐漸的纏上了他,以至於最後鬱鬱而終!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衆所周知,無論是畫家還是歌手,創作都是需要靈感的,要是經常呆在家裡,有時候就會令自己陷入一個誤區,一旦走不出來,那麼就沒有任何思路,更不要說去創作啊。

所以這時候他們就回去選擇“採風”,來到陌生的地方尋找靈感,即便是沒有找到靈感,還可以放鬆身心,也算是一種緩解疲勞的方式,當然能找到靈感是最好的。

郭頌爲了創作出更好的作品,便跟着幾個同事來到了黑龍江赫哲族地區採風,他們在當地瞭解了不少故事和民歌,並且還聽村名說了他們之前的老一輩發展的經歷。

瞬間就有一種敬佩的精神存在,再加上受到當地民歌的影響,令郭頌非常有靈感,於是就跟同事開始即興創作起來。

幾人覺得哪裡不錯,立馬就用筆給寫了下來,由於是即興創作,在細節上面會有很多的小瑕疵,後面幾人又經過整整半年的修改,這纔有了《烏蘇裡船歌》。

黑龍江電視臺聽到如此美妙的歌曲之後,立馬就邀請他們來到電視臺錄製。

錄製完後之後一經上映,瞬間就得到了網友們的一致好評,而郭頌作爲歌手,也是火遍了大江南北。

1963年,《烏蘇裡船歌》就被央視選進了《每週一歌》,更是令郭頌的身份上了一層樓,畢竟央視作爲我國影響最大的電視臺,其權威性毋庸置疑。

而郭頌能夠得到央視的認可,足以說明他實力的恐怖。

成名之後的郭頌並沒有因此狂妄自大,反而更加的認真的創作,希望能夠創造出更多膾炙人口的歌曲。

但這種靈感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雖然後面郭頌也創作了不少的作品,但其影響力都沒有超過《烏蘇裡船歌》。

不過對於郭頌來說,影響倒也不算是很大,畢竟能過傳做出好的作品,自己無非是更出名而已,要是創作不出來,那也可以將重心放到家庭當中。

畢竟我們人活一生,不單單隻有工作,還需要抽出時間陪伴家人。

2001年,已經退休在家的郭頌突然就收到了一份律師函,郭頌爲此也非常納悶,要知道自己已經70歲了,在家中已經過上了退休的生活,爲何會收到律師函呢?

懷着好奇的心思打開,竟然發現自己被黑龍江省饒河四排赫哲族鄉政府告了!

文件中聲稱郭頌侵權,原因就是《烏蘇裡船歌》涉嫌抄襲!

原來《烏蘇裡船歌》是是赫哲族的民間歌曲,而郭頌竟然說成是自己的原創歌曲,這就是赤裸裸的侵權行爲,所以這才一紙訴狀將郭頌告上了法庭,並且要求郭頌賠償40萬元,再加上精神損失費10萬元。

此事件一經爆出,瞬間就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其中聲音最大的就是爲何在當年不告,非要在2001年去告侵權呢?

還有寫網友覺得赫哲族做的太過分了,要不是郭頌的宣傳,又有誰知道赫哲族呢?

不僅不知道感恩,還要出來反咬一口,這樣的做法真是令人感到不齒。

有反對的意見,那肯定就有贊同的意見,部分網友堅持就是郭頌的錯,不僅要賠償金額,還要給赫哲族道歉!

爲此兩方網友也是爭論了很久,不過這件事究竟如何處理,還是要看法院的意思。

最終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確定郭頌就是侵權,需要在歌曲下面標註清楚是由赫哲族民歌所改編而來,並且還要求郭頌賠償原告1500元費用!

郭頌明顯不滿意這樣的結果,直接向更高級別的法院上訴,希望能夠駁回這樣的判決,但不論郭頌如何努力,事實就是如此,所以上訴失敗,依舊維持原判。

要是到此時郭頌已經72歲了,這樣的結果令他倍受打擊,身體情況也是一天不如一天,經常需要住院治療。

從2011年開始,郭頌幾乎都是住在了醫院,連春節都要在醫院度過,可是對於郭頌來說,這樣的日子簡直太苦了。

他是一個清清白白的歌手,只想站起來在唱幾首歌,可這對於郭頌來說已經是奢望。

不過在2016年,郭頌好像迷迷糊糊中看見了,自己穿着整潔的西裝,站在耀眼舞臺上唱歌,而歌曲的名稱,正是自己心心念唸的《烏蘇裡船歌》......

慢慢的,郭頌就沒有了意識,徹底離開了人世,雖然略有遺,但郭頌也曾經輝煌,而他的子女現如今都是家庭圓滿,生活的很幸福。

資料來源

京華時報——著名民歌演唱家郭頌病逝享年85歲 《烏蘇裡船歌》成遺憾

東北網——天堂裡蕩起《烏蘇裡船歌》85歲著名歌唱家郭頌去世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