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院《睡前故事》 素人親子與舞者在曲牆間翩然起舞

臺中國家歌劇院《睡前故事》,集結素人與專業舞者同臺共舞,重新感官世界。(實習記者何穎欣攝)

臺中國家歌劇院《睡前故事》,集結素人與專業舞者同臺共舞,重新感官世界。(實習記者何穎欣攝)

臺中國家歌劇院夏日放/FUN時光系列推出的《睡前故事》,是2022年新藝計劃的「親子舞蹈劇場」入選作品,參與演出者有4歲到78歲的素人及專業舞者組合。劇中講述1對母女從睡前時間到進入各自夢境森林的故事,舞者翩然在全白的洞穴曲牆間起舞,透過燈光營造成猶如奇光異彩的夢境。

將於8月20日及21日在凸凸廳登場的夏日放/FUN時光系列《睡前故事》是「新藝計劃」的入選作品,透過公開甄選培育新銳藝術家創作。此外,還有今年NTT-TIFA系列的《平行視探》及遇見巨人系列的《千年幻戀》等。

邱瑗表示,因擔心國內團隊創作展演因疫情受挫,「新藝計劃」提前徵選,作品歷經2年淬鍊終於呈現觀衆面前。她說,年輕藝術家都非常喜歡凸凸廳,親子舞蹈劇場《睡前故事》對展演場的運用超乎大家想像。

《睡前故事》由「二律悖反協作體」負責人李勻擔任導演兼音樂設計、行政總監楊悅擔任編舞兼製作人。李勻表示,他在戰爭新聞報導看到親子睡前玩遊戲畫面,觸發創作此劇動機,孩子需要很多的睡前故事,藉由睡前親密、深刻的時光,可以連結到世上很多真實寫照。

李勻說,透過對外的工作坊活動找到2組親子共4名素人演員,與非專業舞者同臺演出,演出者年齡最長的68歲、最小4歲,希望不分年齡的所有人都可以把劇場當做遊樂場。

素人親子組靜瑜帶9歲女兒硯鈞參與演出。她說,自疫情停課以來,母女相處時間變多而有些摩擦,排演近一個月來,因演出有不少母女親密接觸,難得她抱着女兒這麼久,讓她深受感動、想流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