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籠雞生活空間僅A4大小 動保籲:禁新格子籠蛋雞場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天發起「爲母雞挺身而站」,讓民衆體驗生活在格子籠的痛苦,要求應立刻禁止新建格子籠蛋雞場、2030年前全面完成雞友善飼養轉型及透過食農教育推廣畜禽友善飼養,更呼籲總統參選人應重視動物福利。(林良齊攝)

我國至今多數的蛋雞仍以格子籠方式飼養,一輩子被飼養在約A4大小的籠子中,爲爭取基本動物福利,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天發起「爲母雞挺身而站」,讓民衆體驗生活在格子籠的痛苦,要求應立刻禁止新建格子籠蛋雞場、2030年前全面完成雞友善飼養轉型及透過食農教育推廣畜禽友善飼養,更呼籲總統參選人應重視動物福利。

近百名民衆站手拿各式看板,並站在A4紙大小的框中,體驗蛋雞的生存環境,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說,2至4只母雞終生被關在格子籠,身心不健康的母雞,難克服氣候變化及疾病威脅,歐盟從2012年開始禁止格子籠,至今全世界有40多個陸續廢除,當世界陸續禁用時,臺灣卻與國際趨勢背道而馳。

據統計,我國約有4500萬隻蛋雞,多數仍以格子籠方式飼養,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表示,目前以違反母雞天性的格子籠飼養,造成我國產蛋率始終低迷,只能使用藥品控制疾病、環境衛生,至今農委會(現爲農業部)卻僅訂定參考性質的「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沒有強制規定、讓蛋農興趣缺缺。

朱增宏說,因此希望農業部應即刻禁止新建格子籠蛋雞場,並輔導原有的格子籠雞場,也讓團膳及營養午餐支持友善的雞蛋,透過消費需求帶動前端飼養,讓原有的蛋雞場逐漸轉型。

現場也有「非籠飼」飼養的蛋雞業者響應,龍潭北一農場負責人周怡君說,由於動保團體近年積極倡議,目前通路相較以前多了許多,仍希望農業部能夠持續建立如相關標章或標示讓消費者可以一眼辨識出雞蛋飼養方式,讓願意支持的消費者能夠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