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說法/18歲可以投票卻不能開戶?

▲年滿18歲者可以投票,卻不能自己去銀行開戶,因爲《民法》完全行爲能力年齡規定爲20歲。(圖/視覺中國CFP)

根據新聞報導,由於《公投法修正後,年滿18歲的民衆就能參與公投,因此有立委建議是否也應將銀行開戶年齡採取同一標準。對此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支持,並指出只要下修《民法》「完全行爲能力」的年齡,從現行的20歲下降爲18歲,就可以解決。

什麼是「行爲能力」?

所謂的「行爲能力」,是指一個人能夠以自己的意思私法上行爲,進而發生法律效果的能力。而法律上,依據一個人的年齡(注:也會以精神狀態進行區分,在此先不討論)將人區分爲「無行爲能力」、「限制行爲能力」及「完全行爲能力」三種。未滿7歲者,爲「無行爲能力」;7歲以上、未滿20歲者,爲「限制行爲能力」;年滿20歲者,則是「完全行爲能力」。

這三種人的差別在於:法律行爲是否需要「法定代理人同意」。無行爲能力人是完全不能自己爲法律行爲;限制行爲能力人雖然在部分情況下可以自爲法律行爲,但原則上應得到法定代理人的事前「允許」或是事後「承認」;完全行爲能力人則完全可以自己爲之。

舉例來說,同時有5歲的A、12歲的B及25歲的C,三個人向機車行發出購買機車的意思,由於A是無行爲能力人,他向機車行發出的買機車要約是無效的;B因爲是限制行爲能力人,他要發出要約必須要得到法定代理人的事前同意或事後承認,所以當法定代理人不願同意或承認時,這樣的要約就是無效;至於C,因爲他是完全行爲能力人,所以可以和機車行訂立契約

民進黨團慶祝《公投法》三讀通過。(圖/柯建銘辦公室提供)

爲什麼會討論年齡下修

經過了最近的《公投法》修正,可以參與公投的年齡已經從原本的20歲下修到18歲,這也代表立法者認爲,一個人只要滿18歲就能夠理性地表達自己對公共議題意見,具有成爲公民素質。同時,再看看《刑法有關「完全責任能力」之規定,也是以18歲作爲劃分,只要年滿18歲就必須對自己的行爲負完全的責任。

然而,反觀《民法》20歲纔有完全行爲能力的規定來看,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十分詭異的狀況。一個19歲的大學生,他具有可以投票表決公共議題的素質,且能夠對自己的犯罪行爲完全負責,但是卻不一定能自己到銀行開戶,或買一臺一直想買的遊戲主機。這樣想想是不是有點詭異呢?

反觀國外,一個人是否具有完全行爲能力,目前美國、中國、英國等地是以18歲作爲劃分,奧地利爲19歲,而我國及日本則爲20歲。雖然年齡的規定,立法機關本身具有形成自由,是否下修也與當地國情有關,並不是下修就代表是先進國家。但是否要在邏輯統一,讓青年能夠擁有更多自主的能力,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本文轉載自法操FOLLAW)

好文推薦

給說法/加班超過法定時數是做功德嗎?

給說法/其實你「不會知道」自己被「限制出境

給說法/馬英九告發北檢涉嫌泄密,並聲請移轉管轄

給說法/警察可以要越配滾回自己國家?什麼是歧視?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