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越俎代庖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圖爲孫中山在會上致詞。(新華社資料照片)

要想確定一個人是左派或右派,祇須觀察他的言行是否違反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即可。

一般國民黨人雖承認有聯俄、容共、扶助農工的事實,但不認爲即能構成孫中山的「三大政策」。認爲此一名詞,實爲共產黨所造出的口號。例如胡漢民在清黨二週年時曾指出:在民國十六(一九二七)年正要清黨的時候,有人曾造出一種口號來,大喊總理孫先生有「三大政策」聯俄、容共、扶助農工。扶助農工,確是孫先生所定的政策之一。孫先生在民生主義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已經說得很明白。至於聯俄、容共不過是在政策之下的一件事,不能說它也是政策。孫先生在遺囑上說:「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這比「聯俄」的意義廣大得多、根本得多了。蘇俄那時明曉得對於中國民族也是侵略壓迫,而且正在要破壞中國的國民革命,既非平等待我,更說不上聯合奮鬥,表面上不能揭穿,反而一口咬定國民黨應該「聯俄」。同時,共產黨更曉得不能容於國民黨,硬提出這個口號,一面抵制國民黨,一面做自己的護身符。他們以爲既說「聯俄」、「容共」是總理的政策,國民黨同志便不能違背;如果違背了,就不是總理的忠實信徒。這實在太欺負我們了!

僅有七個月壽命

胡氏之言,並未引起應有的重視;甚或被視爲主觀的反共論調而受忽視。即如當年參與清賞的一位高級將領白崇禧將軍,四十年後在臺北接受口述歷史訪問時,還說:「民國十三年,中國國民黨改組時,總理提出聯俄、容共、農工三大政策。」 白氏是一位傑出而反共的將領。尚誤信「三大政策」出自孫中山的提示,其他人士可想而知。共產黨宣傳方法之成功及其影響之大,一位治學嚴謹而曾編纂共產黨文獻的史學家韋慕庭(C. Martin Wilbur)即曾指出:

共產黨攻擊蔣介石領導的團體違反「孫中山的三大政策」,這種方法相當成功。除了國民黨的資料外,多種有關中國革命的著作都接受中共指稱「三大政策」是出自孫中山的說法;並且追溯到一九二四年一月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時即形成這些政策。

韋慕庭教授認爲:「一九二二年夏初,孫中山的確曾決定聯俄、容共(不是與中共聯盟),並且支持工人和農人的利益。但是沒有證據顯示曾稱它們爲『三大政策』,或者把它們與當時採取的其他政策分開處理。」韋教授認爲:「所謂的『三大政策』,是共產黨創造的。」

爲進一步的瞭解其真相,以下則就「三大政策」的來源,作一探討。

在孫中山的著述或言論中,以及國民黨的宣言或議案中,並無「三大政策」這一名詞。而這一名詞的出現,是在一九二七年初。據這年七月十五日武漢國民黨中央討論國共關係問題時,顧孟餘在會中發言指出「三大政策」的由來如下:國民黨在歷次的宣言中,本來是有許多政策。但外間宣傳的所謂三大政策,卻找遍了總理遺教,歷次宣言,以及各種決議案,找不出這麼一個東西。實在說:三大政策的歷史很短,不過祇有七個月。何以知道祇有七個月呢?因爲三大政策的內容,在七個月以前還沒有定。今年(一九二七年)正月,本席由江西到武漢來,才聽見鮑羅廷同志說起三大政策,並大家要遵守;而當時他所說的三大政策,是反帝、聯俄、農工,同現在天天嚷的(按即聯俄、聯共、農工)不同。可見三大政策的內容,在正月時還沒有定,而且未經過任何會議決定,是共產黨替我們想出來的。於是各軍政治部、各報館、各團體的宣傳,祇有三大政策,絕不提起三民主義。但我們知道:第一,所謂三大政策的歷史很短,不出七個月;第二,所謂三大政策,未經任何會議決定,是共產黨的越俎代庖。

顧氏當時屬於國民黨「左派」,是武漢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政治委員會委員,且爲該會的主席團主席之一,兼武漢中央宣傳部部長。算是當時武漢政權的權力中心人物。顧氏之言,相當客觀而可信。

聯俄、聯共、農工

另據一九二七年五月中上海出刊的《進攻週刊》載有樑紹文《三大政策的來源》一文,記述鮑羅廷這年一月十一日在武昌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歡迎蔣介石總司令席中演說的一段話如下:今日能夠得到武漢,今日能夠在這個地方宴會,是誰的力量呢?並不是因爲革命軍會打仗。所以能夠到這裡的,乃是因爲孫中山先生定下了三大政策,依着這三大政策做去,所以革命的勢力纔會到這裡的。什麼是孫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呢?第一是聯俄政策,第二是聯共政策,第三是農工政策。

樑文所指「三大政策」的由來,與顧孟餘所言略同。今據中共文獻,陳獨秀早在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在其機關報《嚮導》所發表的《什麼是國民黨左右派》一文,即有「三大政策」的意思。文中指出:「在策略上,(國民黨)左派懂得要實現反對帝國主義與軍閥的國民革命,國外有聯合蘇俄、國內有聯合工農階級及共產黨之必要;右派則反對蘇俄,反對共產黨,反對工農階級」;又云:「左派爲了要實行三民主義,便不得不採用聯俄,與共產黨合作,不反對階級鬥爭這些實際需要的政策。」這顯然是「三大政策」的最早根源。惟「三大政策」名詞的出現,一直要到一九二七年一月三日中共中央《區秘通信七號》,始有「三個政策」名詞的出現。該通信傳達「最近中央(中共)特別會議,關於國民黨左派問題議決案」有云:「社會的左右派,和一個政黨內的左右派既然不能混同;贊成解決土地問題的國民黨左派,現在又還未成胎。所以祇好承認一些贊成繼續孫中山、廖中愷的聯俄、聯共、和輔助工農這三個政策的分子是左派。反對者便是右派。」中共北京地方委員會顯然依照其中央的指示,在這年二月十日的一項報告中指出:「要想確定一個人是左派或右派,祇須觀察他的言行是否違反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即可。本黨(中共)中央委員會最近通過以這三大政策作爲左派的標準。」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