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總局二工處植樹 覆育原生樹種

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舉辦自然生態保育行動,種植3百多株不同樹種的灌、喬木。(公路總局二工處提供)

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舉辦自然生態保育行動,種植3百多株不同樹種的灌、喬木。(公路總局二工處提供)

結合植樹活動,特別辦理「110年公路隙地植栽設計-臺10線與臺61線槽化區」設計構想競圖。(公路總局二工處提供)

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舉辦自然生態保育行動,種植3百多株不同樹種的灌、喬木。(公路總局二工處提供)

爲愛護地球並響應植樹節活動,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與臺灣山林覆育協會及東海大學景觀系合作,17日在省道臺10線1k+200清水路段(臺10/臺61線路口三角槽化島)舉辦自然生態保育行動,大家一起種植3百多株不同樹種的灌、喬木,除覆育林木活化綠地,生態多樣的都會微森林棲地儼然成形。

昨日植樹活動由臺灣山林覆育協會提供原生樹種的苗木,公總二工處也邀請歷任二工處臺中工務段段長參加,老中青三代同框,深具傳承的意義;同時臺中市府及清水區公所一級主管也出席盛會。臺中工務段表示,將會與各單位合作,共同爲原生樹種覆育及公路景觀的塑造而努力。

東海大學景觀系師生30多人出席盛會,景觀系鄒君瑋教授說,利用大肚山的原生樹種儘量符合在地環境條件,藉由適地適種,以降低維管及提升生態綠化的價值,這次是一個很好的產官學合作典範,也是東海大學繼東大溪公私協力之後的再一次努力,更希望這樣的合作能夠繼續下去。

植樹苗木以臺灣山林覆育協會提供「臺中海岸林研究之後岸植羣類型樹種」爲主,臺灣山林覆育協會執行長蔡智豪強調,現在面臨氣候變遷,除了減碳以外還有生物多樣性的恢復,本次覆育不是強調增加生物多樣性,而是要恢復清水地區原來的生物多樣性。

公總二工處指出,結合植樹活動特別辦理「110年公路隙地植栽設計-臺10線與臺61線槽化區」設計構想競圖,競賽評比的要項除設計作業要求外,植栽選種、既有樹木保留、生態及視覺安全、維管考量,均納爲評選要項。

在東海大學景觀系學生近40多份的創作中,評選3幅優勝及5幅佳作,公總二工處於活動中頒獎,讓得獎者體現實際與創作之間的不同,讓後續之作品更能貼近實際,既勵志也富有教育意義。

「110年公路隙地植栽設計-臺10線與臺61線槽化區」的優選作品在植物選用、生態機能的營造和視覺色彩上,具有景觀專業的素養,值得鼓勵及參考。本次活動基地的植栽配置,亦參考學生設計構想,以自然生態的設計理念,包括遮蔽林、逃避林、誘食林等配置,建構生態多樣的都會微森林棲地,期望有機會朝向營造生態跳島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