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烏滿頭包終於學會了 美媒曝俄軍漸入佳境

俄羅斯無人機9月6日攻擊烏克蘭敖德薩(Odesa)區,當地消防人員忙着救火。(路透)

烏克蘭部隊夏季雖然反攻,但進度卻比許多盟友和支持者所希望的慢。事實證明,烏軍很擅長將新戰力和技術迅速融入作戰,能英勇而有效地以寡敵衆,並很少考慮個人損失,也不顧戰爭法。

縱使如此,《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6日指出,烏克蘭反攻的進度始終緩慢,每收復一塊失土,都必須付出龐大的代價。歷經3個月的苦戰後,烏克蘭纔開始有較重大的進展,突破東南方部分牢固的防線,並收復了札波羅熱(Zaporizhzhia)和頓內茨克(Donetsk)的失土。

有些分析家將烏克蘭反攻進度緩慢,歸咎於執行聯合軍事行動,或協調砲兵、步兵和空軍所面臨的挑戰。還有人則質疑,美國和北約(NATO)的訓練重心放在快攻,而不是消磨俄軍上,究竟適不適合烏克蘭人拿來對付敵人,並打這場戰爭。

俄烏戰爭打了1年半,俄軍身心俱疲,軍方高層似乎亂了套,或正忙着不讓俄羅斯總統普丁得知壞消息。而裝甲車、大砲和電戰系統等,也都損失慘重。至於許多身價高昂的精密武器,如高超音速和精準飛彈等,也拿來攻打烏克蘭民間設施,消耗了嚴厲制裁下難以補充的寶貴庫存。

不過,雖然俄軍看來飽受打擊,效率又低下,但仍能學習和調適。儘管這過程緩慢痛苦,所付出的代價高昂而繁瑣,但他們辦到了,而成效也正在顯現。例如,俄軍已重振電子作戰能力。超過10年來,莫斯科一直在將相關係統現代化。無論在敘利亞戰爭,或是在2014年侵略烏東時,都發揮了宏大的效果。

然而,俄羅斯2022年2月攻打烏克蘭時,卻未發揮相關優勢。而專家將這歸咎於莫斯科廣泛的侵略計劃不周、俄軍協調能力差,還有在進行電子干擾時,自家通信也深受其害。但俄軍正在學習,並以自己的方式調適。

事實證明,最初俄羅斯由大砲、坦克和步兵等組成的戰術團隊面對烏克蘭的無人攻擊平臺,簡直是無用武之地,戰況慘不忍睹。不過,到了2022年下半年,俄烏戰爭演變成消耗戰。隨着人員死傷慘重,迫使俄方軍事高層改變戰略。他們將砲兵整編爲專業旅,鞏固火力,並利用無人機,更有效地協調並瞄準砲火打擊。而這些調整使俄軍得以發揮人員,還有火力這兩個相對優於烏克蘭的主要優勢。

而俄軍之所以能改變步兵戰術,部分在於從俄羅斯和頓內茨克(Donetsk)和盧甘斯克(Lugansk)人民共和國徵召來的士兵,加上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從監獄招募來的囚犯。他們雖然談不上訓練有素,或井然有序,但在對烏克蘭發動的一波波攻擊中,卻是主要的砲灰人選。無論這有多殘酷,但卻讓俄羅斯得以加強防禦陣地,不僅迫使烏克蘭守軍暴露據點,也耗損了烏軍的彈藥及兵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