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難找陸青緩就業 掀赴東南亞讀博浪潮

北京大學陸生畢業自拍。(本報資料照)

大陸今年大學畢業生超過1150萬人,人數總量創新高,面對就業市場壓力沉重,不少大陸青年「緩就業」,選擇攻讀博士學位。但值得關注的是,過去陸生深造,主要首選歐美地區,如今漸轉往東南亞,且又以馬來西亞最受青睞,主因在於馬國大學多采全英語授課,且生活成本相當於大陸二線城市,求學具高性價比,考生因此不乏來自北京大學、南京大學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名校碩士生。

根據「網易文創」報導,依照中國留學市場的傳統情況,陸生出國就讀碩博士班的國家地區選擇,仍以歐美澳加爲首選,其次爲港澳地區和日韓,最後纔是東南亞國家。

但一名在馬來亞大學任職的博士生導師發現,2022年新冠疫情正嚴重時,收到400多份中國留學生提交的報考文件,人數明顯超越往年約百名的中國考生人數,比例甚至達4倍以上。

馬來西亞全球教育服務中心統計也顯示,中國留學生申請到大馬攻讀博士班的人數比例,從2020年到2021年增長83%,2022年度的申請人數則與2021年相同,都維持在11000人以上,顯示馬來西亞留學主力軍就是中國學生。

正在馬來西亞就讀博士班的郭婷表示,她的學士與碩士學歷都在歐美國家完成,2018年回鄉在大陸找工作,「私企給的待遇將教育成本收回的機會都沒有」,因此選擇再讀博士班,「我想再給自己一個緩衝期」。

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到社羣網路後,郭婷收到不少反饋,當中除了絕大部分前來詢問,大馬博士班是否容易申請與畢業,另外則是不少網友主動分享,當中不乏「985」名校碩士畢業生無奈表示,找不到薪資合理的工作,甚至在去年疫情正猛烈時,被企業降級錄用,他們無法接受只拿到學士生的薪資,最後選擇放棄就業,回鄉備考公務員。

另外一名原本在上海從事編輯工作吳瓊說,面對着每天超時工作,且在升遷也有着職務上的極限等情況後,眼看即將30歲,「與其在這裡坐以待斃,不如拿到博士文憑」,也到大馬留學。

不過在馬來西亞唸書,情況也並非想像中的順利。原本在馬來西亞排名第一的大學攻讀博士班的楊峰說,曾在烏克蘭工作,英語條件不差,但是到了馬來西亞,無法適應當地有着濃厚口音的英文,再加上博士班課程「太水」,每週只有1節課,只讀一學期便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