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自掏腰包穩股價,銀行股上漲行情能持續多久?

2月29日晚間,滬農商行發佈公告,稱已接到持股5%以上的股東國盛資產、浙江滬杭甬和久事集團關於穩定股價措施實施完成的告知函。同日,蘭州銀行也發佈了公告,宣佈其股價觸發穩定措施啓動條件。2024年以來,已有4家銀行宣佈增持方案或擬增持方案。意在穩定股價、提振市場信心。

在此期間,WIND銀行指數從年初的4436點一路上揚,截至3月1日收盤,報4951點,兩個月內累計漲幅超10%。

具體看來,今年初至今,42家上市銀行股價均錄得區間上漲。其中,中信銀行累計漲幅超過21%,其次是南京銀行、成都銀行、農業銀行,股價分別累計上漲18%、16.7%、16.4%。

東莞證券研報指出,年初至今,銀行板塊的行情主要是基於市場悲觀預期下的避險邏輯。隨着“市值考覈”的深入推進,“中特估”行情有望持續。此外,在低利率環境下,高股息資產稀缺性顯現,負債端預定利率的硬性壓力或將促使險資積極配置高股息、低估值的銀行板塊,基於此,銀行股高股息行情有望繼續演繹。

集中披露增持方案

具體看來,2月29日晚間,滬農商行發佈公告,稱已接到持股5%以上的股東國盛資產、浙江滬杭甬和久事集團關於穩定股價措施實施完成的告知函。自2023年12月13日起的6個月內,這三大股東已增持公司部分普通股股份,完成了此次股價穩定措施。

增持完成後,久事集團持有公司股份7.51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7.79%;國盛資產持有4.8億股,佔比4.98%;浙江滬杭甬持有4.78億股,佔比4.96%。

與此同時,蘭州銀行也發佈了公告,宣佈其股價觸發穩定措施啓動條件,由主要股東和現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進行增持,合計增持金額不低於3267.23萬元。

此外,蘭州銀行的監事長周偉、職工監事雷鳴等也計劃增持該行股份,合計不少於35.29萬元人民幣。截至公告日,已有部分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累計增持該行股份54.4萬股,佔該行總股本的0.0096%。

另外,齊魯銀行也於1月18日晚間公告稱,其穩定股價措施已實施完畢,相關主體累計增持該行股份1416.89萬股,佔該行總股本的0.3%,累計增持金額約5631.8萬元。這是2024年首個完成股價穩定行動的銀行,且該行上市不到三年已兩度觸發股價維穩條款。

此外,今年1月29日晚間,重慶銀行也公告稱,因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每股淨資產,已觸發穩定股價措施的啓動條件。

業績總體向好

儘管一直以來,銀行股破淨爲常態,不過業績方面依舊向好。

截至目前,A股42只銀行股市淨率均小於1。從近期10家A股上市銀行公佈的業績快報來看,其歸母淨利潤均實現了正增長。在這10家銀行中,杭州銀行、齊魯銀行、青島銀行和寧波銀行的歸母淨利潤增速均超過了10%。

具體來看,杭州銀行在1月12日晚間率先發布了2023年度的銀行業業績快報,截至2023年末,杭州銀行的總資產達到了1.84萬億元,相比上年末增長了13.91%。同時,貸款總額和存款總額也分別增長了14.94%和12.63%,至8070.96億元和1.05萬億元。在效益指標方面,該行去年全年實現了營業收入350.16億元,同比增長6.33%,並實現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3.83億元,同比增長了高達23.15%。

除杭州銀行外,齊魯銀行、青島銀行和寧波銀行也實現了超過10%的歸母淨利潤增速,具體爲18.02%、15.11%和10.66%。

但從營收指標來看,分化明顯。其中,寧波銀行、杭州銀行、長沙銀行、齊魯銀行、青島銀行、蘭州銀行6家銀行營收增幅均在6%以上,同比分別增長6.4%、6.33%、8.46%、8.03%、7.11%、7.64%。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廈門銀行2023年營收則不同程度滑坡,分別同比減少1.64%、2.6%和4.84%。

金融監管總局2月21日發佈了銀行業最新監管指標數據。2023年全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2.4萬億元,同比增長3.2%,增幅較去年同期收縮2.2個百分點。平均資本利潤率爲8.93%,較上季末下降0.52個百分點。平均資產利潤率爲0.7%,較上季末下降0.04個百分點。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股息率高低及其確定性是當前銀行選股的主要邏輯,高股息策略的投資回報率要求下限可能不斷下移,銀行股票的股息回報吸引力提升。此外,不良生成率及信用成本邊際走低、短期營收利潤表現好於可比同業、公司治理層面有所期待的個股可能走出差異化獨立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