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息率指標標誌A股"入夏",市場又現滬深300ETF提前結募|ETF深觀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黎雨辰 北京報道

截至2024年5月16日,滬深300自2月5日反彈以來的累計漲幅已達到14.5%。伴隨着A股年後的持續反彈,抄底資金蜂擁進入滬深300等寬基ETF。

而5月以來,基金借道寬基ETF抄底的熱情仍在延續。其中,5月16日富國基金公告稱,其原定於5月24日結束募集的滬深300ETF,將於5月17日提前結募。

公開信息顯示,富國滬深300ETF於4月13日啓動發行,擬任基金經理爲金澤宇。值得一提的是,該基金的管理費率爲0.15%,託管費率爲0.05%,系市場中跟蹤滬深300指數相關ETF中最低的一檔。

2023年,行業分佈相對分散的寬基指數成爲了更多投資者的選擇,寬基ETF成交活躍度隨之提升。根據深交所發佈的《ETF投資交易白皮書(2023)》,2023年我國寬基ETF年成交額達5.84萬億元,超過了行業主題ETF的4.87萬億元。

而在其中,滬深300相關的ETF規模又領先於其他一衆A股寬基指數產品。Wind數據顯示,在2021-2023年滬深300指數ROE均值達到了10.08%,相對其他核心寬基指數盈利能力更高。截至今年4月30日,跟蹤滬深300指數的ETF合計規模達5749億,整體份額則大增1054.69億份,較年初增長97.68%,兩者較2023年底幾乎均實現翻番。

截至2023年5月初,滬深300指數的PE約爲11.7倍,位於過去5年的26%分位。

富國滬深300ETF的擬任基金經理金澤宇認爲:“當前,滬深300股債性價比突破歷史極值,同時滬深300指數的順週期屬性較強,成分股中順週期上市公司的總權重接近50%,或將受益於經濟修復。此外,3月PMI已明顯反彈並站上榮枯線,若後續經濟繼續上行,滬深300指數有望迎來估值的擴張,配置價值凸顯。”

富國基金指出,若將“滬深300指數股息率與10年國債收益率的差值”(體現股票與債券的相對價值)所處的位置劃分爲A股“四季”的分水嶺,眼下這一指標已跨過“入夏”的分水嶺,而歷史上的這些時期,往往或是投資的“甜點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