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物價管控與貨幣政策

經濟學有句名言:「沒有供需失調問題,只有價格不對問題」;意即若讓價格機能充分運作,必定會讓商品與服務的供給與需求趨於相等,不會出現供不應求或供給過剩的失衡現象。經濟學教科書在討論價格機能時,也多會舉例說明,若定價基於各種理由而偏低,以致供不應求,必然導致搶購、浪費時間排隊購買、高價轉售,以及黃牛盛行等後果。韓星演唱會的主辦單位可能是估低了追星族的狂熱程度,也有可能爲了避免高價門票引起各界批評,故將票價訂得偏低,以致引發上述諸多售票亂象。

至於缺蛋與電價調漲二問題的根源,皆與政府的物價管控有關。蛋價與電價攸關民生,政府爲了避免引發民怨,對蛋價調漲時予關切、指導、監管,對電價以及自來水、油氣、公共運輸與教育醫療等跟民生密切相關的物品及服務(統稱「公共事業」)的價格,更是直接納入管制,不輕易令其調漲。

缺蛋現象固然與蛋雞短缺、禽流感與飼料成本上漲等供給面問題有關,但只要政府能維持市場的充分競爭與通路流暢,聽任價格機制自行運作,雖然價格短期上揚難免,缺蛋問題應該迅可解決。至於政府對公共事業價格之管制,雖然可爲主政者博得「體恤民瘼」的美譽,進而有利其爭取選民的支持,但必將衍生政府須以稅收補貼事業單位的虧損,低價導致消費者浪費使用、不利節能減碳,以及補貼的實際負擔者(所有納稅人)與受益者並不一致等等不良副作用,其得失值得商榷。

進一步言,當造成生產成本上升或供給減少之供給面因素短期難解時,持續的價格管控必將導致民衆對缺貨(供不應求)埋怨日增;政府對公共事業的長期補貼,也會對政府財政形成壓力。兩項因素終將逼迫政府放寬管制,讓受管控的價格逐漸上調。近期蛋價與電價調漲,即是政府被迫調整其物價管控政策的事例。

全球通膨自2021年起漲,臺灣在政府對民生物品進行查價、降低多項物資的進口關稅與貨物稅,並對不少公共事業的費率予以凍漲等措施,實際顯現出來的通膨率比他國爲低,央行因此採取比他國溫和的貨幣緊縮措施。不少國人認爲,既然政府的物價管控已短期「成功」地抑制了通膨,全民也因而承擔上述諸多不良副作用,央行應無必要仿照歐美央行,以嚴厲的緊縮措施抑制通膨,免得令臺灣經濟再「雪上加霜」地付出景氣衰退的代價;因此認定央行的溫和緊縮難謂於理無據。然而,物價管控終須逐漸放寬,以致臺灣的通膨,雖然短期在嚴重度上較緩和,但「歹戲拖棚」,期間將拖長,從而使民衆對通膨的預期心理難以消除。

近一、兩年來,包括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在內的一些經濟學者,強調通膨預期與實際通膨有彼此強化之作用,故主張央行應努力消除民衆的通膨預期心理。陳南光於3月初離任央行副總裁前的近一年期間,也多次爲文或在演講中宣揚此一觀念。3月下旬央行總裁楊金龍在說明央行何以出乎市場預料,繼續升息半碼時,他的說法就是:「怕通膨預期心理根深蒂固,對物價控制不利。」顯見我國央行也意識到了政府物價管控的逐漸解除,對通膨預期心理確有不利影響,故不得不藉調升利率展現其抑制通膨的決心,進而緩和民衆對通膨的預期。

現齡70以上的國人或許仍有此記憶:當1973~74年來自供給面衝擊的第一次石油危機來襲時,臺灣與美國等國家相同,起初皆以強烈的物價管制措施因應通膨,在飽嘗了物資嚴重短缺與民怨沸騰之苦果後,方放棄管制。當第二次石油危機於1979~80年再次降臨時,物價管制即少再被採用,而多仰賴貨幣緊縮政策對抗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