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由本益比藉智慧金融一探本夢比

一年前新冠疫情剛爆發時,金融市場立刻大幅下跌,之後靠着各國政府的不斷刺激,費了好大功夫纔開始反轉,這是利空刺激後反應基本模式。等到第二波疫情再起,市場便只短暫地下跌就反轉,因爲大家認定接着就會有激勵措施推出,行情反而大幅上漲。這便是刺激後的反應再反應,或有說是利空出盡。有些人動作更快,會直接再想到接連三個反應後是什麼情景。因此常有短多長空或是短空長多的各種說法,這些都是市場羣衆預期心理綜合反應。

傳統上用本益比和淨值等指標來推斷公司股價高低,是邏輯理性判斷的代表。機構估值公式來推斷公司的股票價格,或使用技術分析,拿行情的波動信號來預測未來的價格走勢。有時若覺得虛擬貨幣泡沫沒有內涵價值,或是公司估值配不上股價,就會做出放空的建議與行動。然而市場上,許多時候並不全然是由這種理智判斷來運作,而是靠羣衆心理。光拿傳統的邏輯法則,只推到刺激後的第一步反應,那在市場上將常會遇到挫折

對於公司下一步,下兩步,下三步等日後發展的判斷,是大家對未來的夢想千禧年前的.com網路泡沫,就肇因於對於網路世界發展的憧憬,無視於本益比的警告,前仆後繼地投入,於是纔有所謂本夢比的說法。金融市場是羣衆預期心理的綜合表現。每一個人想的算的都不一樣,表現出來的就是多數人想法的平均。市場老手跟據多年在市場中打滾所觀察到的經驗,纔會發展出養套殺等操縱羣衆心理的步驟

於是在傳播工具上,先以各種名號來吸引跟隨者。有號召力的人登高一呼,羣衆就跟隨他的指令而去,就所謂聚沙成塔螞蟻大象。這時靠的就是羣衆心中的信念。像美國日前發生GameStop等meme stock的軋空事件社羣打着去中心化的民主聖戰旗號,展開一個Main Street對Wall Street的戰爭。加上趨勢名人的鼓勵加持,形勢更是銳不可擋。一開始時造成機構放空者大幅損失,待熱潮散去後股價便再也無法支撐。

傳統的金融科技運用投資學,拿公式與機率推導出公司估值與合理股價範圍的解析解。先導出一個合理的模型函數,以後每次輸入x套入公式,就得到一個輸出y。數百年來,無數知名經濟學家不斷解出各種模型來預測金融經濟行爲。電腦發明後,程式不再需要由人導出解析解,各種數值分析程式能幫你算出近似解。但現代金融市場的動態模型,可能是非常高維度多階函數,不再是單用這種簡單方程式所能正確描述的,靠的是對羣衆心理的掌握纔能有所收穫。

記得在聽人工智慧的時候,每次講到無法導出解析解的方程式時,講者就拿出一個虛擬寶物放入,問題便迎刃而解,屢試不爽。這個寶物就是類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類神經網路是模仿人腦神經網路的運作原理設計的,它是近十數年來人工智慧突飛猛進的關鍵所在人們不需理解了解事件的運作方法,只要建好模型,匯入事件資料答案加以訓練,一段時間之後,這個模型就可以相當程度正確地把答案給你。人們只管輸入和輸出,至於中間如何運作就交給類神經網路來幫你連結。這相當於人類的直覺反應,而不是思考後的理智判斷。我們所謂的思考,是先在腦中建立很多原則與方法,最後根據這些原則來做出決定。但當原則太多的時候,所產生出來的答案有時會相互矛盾,讓人造成混淆而無法做出判斷。

而人的直覺剛好相反,裡面的線路早就連好了,不需要再思考。給它輸入,立刻就有答案輸出。這是根據經驗,在腦中不斷訓練,將資料和答案自動做連結。日久後,看到現象無需思考,就能知道答案了。類神經網路運作所需的步驟也一樣,就只是建模,訓練,預測。

現代金融環境如負利率,虛擬貨幣的出現,早已超過古典理論的描述,讓人無法師法歷史經驗。這時就只有靠智慧金融,使用類神經網路等人工智慧方法來分析更多的金融現象。以往金融科技建立了理財機器人,利用本益比等財務分析方法來幫人分散投資風險。然而市場是理性判斷與羣衆心理本夢比的綜合體,要再發展智慧金融,以探索其中的奧秘。由此可見,未來想要預測市場行情,就只能仰賴人工智慧,努力喂資料來讓機械學習一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