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首富夢碎中融人壽:鉅虧65億資不抵債

鋒靂 王文華

貴州首富羅玉平和中天金融的金控帝國夢正在不斷坍塌。

羅玉平的中天系以房地產起家,與泛海系的盧志強在泛海控股(000046)的運作套路類似,羅玉平一直想把手下的房地產上市公司中天城投(000540)轉成金控平臺,前幾年不斷拿下和裝入金融牌照。

但殘酷的是,金融股高估值的風口,前幾年就已經過去了。更名前的中天城投,依靠房地產業務,股價尚能維持在7元上下,更名“中天金融”之後,000540股價一路走低,如今每股股價在1.8元上下。

而與明天系、泛海系等民營金控類似,在缺乏風險控制和風險隔離的情況下,中天系旗下的金融公司中融人壽認購了鉅額的高風險“毒資產”,寶能、恆大、海航,這兩年的大雷幾乎全部沒錯過。

財報顯示,作爲一家保險公司,中融人壽2021年淨虧損65億,淨資產爲-33億元,目前已經嚴重資不抵債。

中融人壽虧65億資不抵債

2021年,上市公司中天金融的歸母淨虧損64.16億元,同比下降1221.92%。對於虧損原因,中天金融表示來自三方面,一是計入損益的借款費用同比上漲,二是房地產銷售毛利下降,三是部分金融類子公司經營業務不達預期。

中天系旗下旗艦金融公司中融人壽的虧損,成了關鍵。

2021年財報顯示,中融人壽淨虧損65.35億元,成爲中天金融主要控股參股公司中虧損最嚴重的業務。這家保險公司的淨資產,目前已經是負的33億元。

按照中天金融持有中融人壽36.36%的股權計算,歸屬於中天金融的虧損爲23.5億元。

作爲中天金融的控股子公司,中融人壽成立於2010年,總部位於北京,業務主要爲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各類人身保險業務,在北京、上海、廣東、天津等地設立24家分支機構。

2015年10月,中天金融宣佈全資子公司貴陽金控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貴陽金控”)以20億元價格收購聯合銅箔(惠州)有限公司(簡稱“聯合銅箔”)100%股權,並間接控股聯合銅箔持有的中融人壽20%股權。2016年,貴陽金控參與中融人壽增發,持有後者股權升至36.36%,成爲第一大股東。

關於中天金融的財報,信永中和會計事務所對部分內容出具了保留意見,其中就涉及了中融人壽。信永中和表示,中融人壽2021年通過非公開市場投資了非上市公司股權和非標準金融產品,這些投資中包括賬面價值144.04億元的非上市公司股權投資,2021年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失14.36億元。

中融人壽實際到底踩了多少雷,目前總金額是個迷。

信永中和稱:未能就前述公允價值變動計量及基於其資金實際使用情況的財務報告信息披露等方面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這也遭到了監管部門的火速問詢。深交所對中天金融下發問詢函,要求說明對中融人壽所投相關項目是否獲取充分財務數據、審計報告及估值報告等項目資料,項目投後管理的相關內部控制制度安排及實際執行情況,以及中融人壽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的主要原因等。目前中天金融尚未回覆深交所的問詢。

中天金融在財報中表示,受市場環境變化及房地產企業債務違約等因素影響,所持有的金融資產出現信用風險,根據會計準則計提資產減值,2021年對中融人壽資產組相關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13.45億元。

財報發佈之前,中天金融曾對2021年的業績預告進行修正,由此前的虧損25億元-40億元調整爲虧損62.2億元-70.8億元。修正的原因主要來自中融人壽。

中天金融表示,中融人壽結合目前房地產等行業市場形勢影響及期後獲取的進一步信息,對截至2021年年底的金融資產進行重新評估,補充計提了大額損失。其次,中融人壽受房地產等行業影響,資產端業務收益具有較大不確定性,據此,調整了中融人壽的盈利預測。此外,對收購中融人壽形成的商譽所對應資產組進行減值計提,測試結果與此前業績預告估計減值存在差異,補充計提了大額商譽減值準備。

近日,有投資者提問中天金融,是否會處置中融人壽股權。中天金融回覆稱,截至目前,公司持有中融人壽36.36%股份,暫無處置該部分股權計劃。

重倉風險資產的保險公司

中融人壽的投資究竟踩了哪些雷,導致一年虧損了65億元?今年3月,中天金融一份關於回覆深交所問詢函的公告,披露了一些細節。

中天金融稱,控股子公司中融人壽在2021年由於受房地產行業影響,經營業務不達預期,在資產端業務形成較大的減值損失。

中融人壽涉及的主要產品包括“天津遠見共創三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20深業03”、“21深鉅01”、“中國民生信託至信763號寶能汽車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深圳紫竹新興產業升級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公司)”、“五礦信託-匯置9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和某地產公司債券等。

據悉,上述金融產品主要來自恆大、寶能、海航等昔日行業巨頭。

2020年以來,中融人壽向恆大投資了兩隻債券和一隻基金,累計金額15.8億元。2020年1月,中融人壽購買了恆大“債券01”,初始投資成本爲6億元。2021年,恆大陷入流動性危機,中融人壽於2021年12月中旬已將該筆證券全部贖回。中融人壽對該債券累計計提減值1.62億元。

2020年10月,中融人壽投資持有恆大“債券05”,投資6.8億元,截至2021年末,累計計提2.2億元。

2020年9月及11月,中融人壽通過天津遠見共創三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投資恆大地產的武漢項目及合肥項目,累計投資額3億元。2021年第三季度開始,恆大再未向中融人壽支付相應借款利息,由於所投項目停工、銷售額不足以覆蓋債務本息,中融人壽累計計提減值6008萬元。

2019年以來,中融人壽共投資持有了寶能系兩隻債券、一項信託計劃和一隻基金。累計金額27.5億元。2020年6月和2021年3月,中融人壽分別持有寶能旗下公司發行的“20深業03”、“21深鉅01”債券,投資金額分別爲14億元、1.5億元。2021年,由於寶能現金流不斷惡化,中融人壽累計對兩隻債券分別計提減值2.6億元、1992萬元。

2019年9月,中融人壽投資2.5億元持有“中國民生信託-至信763號寶能汽車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該信託計劃於2021年9月5日到期,構成實質違約。不過,自2021年第二季度起,中融人壽就未收到信託計劃投資收益款項。中融人壽累計對該信託計劃減值7522萬元。

2019年8月,中融人壽以9.5億元通過“深圳紫竹新興產業升級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間接投資寶能旗下公司深圳前海聯動雲汽車租賃公司。2021年,該公司由於現金流壓力較大,未能正常支付權利金,構成實質性違約。中融人壽對該公司計提減值1.9億元。

除了恆大和寶能外,中融人壽還踩雷海航系。2020年以來,隨着海航系經營惡化,陷入破產重整的命運,中融人壽投資近10億元幾乎血本無歸,2020年和2021年,已累計計提減值近8億元。

2018年8月,中融人壽以9.99億元通過“五礦信託-匯置9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間接投資海航集團旗下子公司海航資本集團。2020年,海航經營惡化,中融人壽對該筆投資計提減值2.05億元。隨着海航集團破產重整,中融人壽不得不在2021年再次對該筆投資計提減值5.94億元,兩年累計計提減值8億元。

也就是說,過去三年,中融人壽僅投資在恆大、寶能、海航三家巨頭上的資金保守估計已超53億元。目前共計提減值18億元。

但中融人壽高達65億的虧損,除了踩雷之外,還有其它哪些部分組成,或有待進一步的披露。而作爲一家保險公司,進入資不抵債的境地後,接下來或將面對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和監管措施。

貴州首富金控夢坍塌

事實上,在中天系入股之前,中融人壽就風格激進、違規不斷,而多次受到監管重罰。

2015年9月8日,保監會公佈處罰意見:中融人壽在2011-2013年因違規運用保險資金、虛增償付能力等行爲,被保監會限制不動產投資、股權投資、金融產品投資各1年,時任董事長、總經理陳遠也被禁業1年。

當時中融人壽極爲激進,曾在5天內連續舉牌3家上市公司。2015年前三季度,中融人壽的名字一度出現在17家上市公司的股東中。但最終踩到的卻是牛市的尾巴、熊市的開端, 2015年底,中融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一路從上年末的230%跌至“安全線”之下,僅有64.7%,2016年情況更加糟糕,前三季度分別爲-18.22%、-18.16%、-41.91%。

當時保監會要求其暫停開展新業務、暫停新設分支機構,業務基本全面停滯,在此背景下,中天系2016年參與增資入股,將中融人壽的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拉回到130%,此後,中融人壽開始業務復甦,僅分紅險的保費收入,就從2017年的0元,增加到2019年的74.72億元。

但是受經營水平和投資偏好限制,在被納入中天系旗下後,除了在財報上帶來的幾十億營收,中融人壽在淨利潤方面對中天金融的貢獻非常微弱。

據媒體統計,2016年至2017年,中融人壽虧損13.88億元、8.65億元,2018年至2020年,中融人壽開始扭虧,但實現盈利分別只有0.34億元、1.05億元、0.14億元。

在中融人壽上的投資沒有見到成效的同時,2017年,中天金融又急着宣佈以310億元現金收購華夏人壽保險21%-25%的股權,前期已經支付70億元定金。

時至今日,已經過去5年,華夏人壽的牌照不見影,70億的定金也不知拿不拿得回來。

事實上,華夏人壽一直是某資本系的重要金融牌照。隨着該資本系千億資金挪用的大案爆出和華夏人壽的被接管,中天系的這70億定金沒了下文。這無疑給羅玉平金控之路突然造出一個無底洞,爲整個中天系的資本運作帶來了巨大的負擔。

在華夏人壽股權折翼、房地產業務陷入冰點的同時,以中融人壽爲核心的金融業務,原本應該是中天系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但是,激進地重倉高風險資產,導致不斷計提的鉅額虧損,讓這“救命稻草”,正在變成壓垮中天系的最後一根要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