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7號復活闖關環評 環團籲:應評估高屏溪西側方案

「國道7號高雄路段計劃」今天進入專案小組初審會議,但最後遭決定補正再審。(林良齊攝)

國道七號是高雄港外圍重要道路並於2010經行政院覈定,在2013年起經決議進入二階環評,但因路線通過鳳山丘陵和鳳山水庫,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任內一度暫緩,但韓遭罷免後又起死回生,並在2019年完成範疇界定,「國道7號高雄路段計劃」今天進入專案小組初審會議,但最後遭決定補正再審。

開發單位表示,目前高雄的南北向城際運輸以國道1號爲主,往來高屏以臺1、臺88及臺17爲主,加上產業運輸需求大,但現行產業重車與小行車混流、東側地區缺乏南北向快速道路服務,因此需要規劃從小港區南星路往南跨越省道臺17線後,於林園區駱駝山南緣向西北行,續接省道臺17線與其共線後往北經臨海工業區、大坪頂特定區、大寮、鳳山、鳥松,於仁武銜接國道10號爲止。

臺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主任粘麗玉表示,鄰近高屏溪西側工業區有大發工業區、林園工業區、合發工業區、屏東汽車工業區等,而國道7號提及要紓解工業區的交通呢,但目前的路線無非是讓貨車進到市區後再進到國道7號,再加上還有旗山斷層、鳳山斷層、泥火山等問題,應要把高屏溪西側替代方案也納入,不應政治推翻西側方案。

交通部高路公路局局長趙興華說,沿目前高雄港最多的出來貨車爲多,其他工業區等都較少數;交通部高路公路局官員說,高屏溪西側最主要的問題,爲路網交叉點過於密集,恐怕無法做爲交流道,影響效益,而且最後還是要接到國10、國3,對生態影響並未較小。

開發單位也說,高屏溪西側案是小港區居民曾經提出,但後來林園區7個里長抗爭,後來也評估效益,但無論運輸效益、生態等初步評估與主方案比較,較不具可行性。

也有環委認爲該地區空污監測超出標準甚多,應研擬更高標準以防止空污進一步惡化;最後,專案小組要求,應以最懷氣候情補充檢核施工及營運階段衍生空氣污染物及噪音最大可能增量模擬結果,並研提具體影響減輕措施等要求後補正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