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搶業績 歐美澳向韓電池業者招手

美國有8個州,包括肯德基、喬治亞、北卡羅萊納、田納西,還有印第安納,分別派出代表參加這個會議。爲了吸引韓企去設廠,無不拋出各項好康,包括可享有低稅負、有人才、物流與供應鏈已係統整合,還有獎勵金等。

福特汽車已投資110億美元與SK on策略聯盟,其中的項目就有選在肯德基州建廠。還想要招攬更多韓國電池業者進駐的肯德基州代表說,希望成爲這些廠商眼中最佳成本、價值、服務以及投報率的生產基地。

上述韓國3大電池製造商只有全球市佔約20%,中國大陸的寧德時代以及比亞迪是此行業的主要供應者。根據韓國調研單位SNE Research統計,LGES市佔率約10%,其次是SK on的5.6%,三星SDI的4.2%。

美國總統拜登在去年8月簽署的降低通膨法(IRA),文中嚴格規定車商須要符合標準,每輛電動車才能拿到最高7,500美元的補貼款。因此,也讓韓國電池業者爭先恐後跑去IRA指定的地區設廠,像是美國等。

韓國貿易部表示,韓國電池業者最近從美國車商拿到近9成的新訂單。北美電池製造貿易協會NAATBatt也呼籲,韓國企業應該快去美國設廠生產,而不只是出口到美國而已。

也有樣學樣的歐洲國家中,匈牙利最具代表性。2014年至2022年之間,投資匈牙利82億歐元,約87億美元的韓國,搖身一變已是這個東歐國家最大的外資之一。三星SDI與SK on都在匈牙利有電池廠,可就近出貨給福斯以及BMW等車商。

與會的匈牙利政府代表指出,自己國家的賦稅制度經得起競爭,且有歐洲市場良好的物流規劃,還有一流的教育水準。舉例來說,在匈牙利開公司要繳的營所稅只有9%,不像韓國是25%。

擁有大量鋰等製造電池關鍵金屬礦物的澳洲,也在宣揚赴澳設廠的好處,認爲韓國電池業者一直對重要天然材料的投資有着更大的興趣。最重要的是,澳洲與美國有籤自由貿易協定,故來澳洲建廠並沒有忤逆IRA規定的補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