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中韓新能源大戰 從電池打到儲能

據悉,繼3月公佈一項金額達23億美元,計劃在亞利桑那州生產藉由電網接收電力,並加以儲存的電池儲能系統後,LGES表示,目前正在審視進一步投資美國。

LGES指出,最慢到了2030年,北美將佔自己ESS產品銷售量,最高7成左右。同時,也能幫助LGES的儲能業務,在未來5年內大增3倍。不過,在美國的新投資計劃目前無法透露更多。

LGES指出,將在北美專門供應高檔的儲能系統,而這種優質的ESS產品,可以享有美國通膨降低法(IRA)所提供的補助優惠。LGES遠赴重洋到美國生產ESS,就是爲了選擇一條跟中國大陸廠商不一樣的路。

若從2022銷售量來看,在全球儲能市場中,中國大陸業者囊括前3。其中,寧德時代最大,佔比高達43.4%,佔11.5%的比亞迪第2名。第3位則是億緯鋰能(EVE),市佔率爲7.8%。

至於韓國LGES的比例爲7.5%,是第4位,但在2021年還有18%左右。不過,LGES認爲,中國大陸同業很難在美國跟自己競爭。另外,跟中國大陸的不同點是,大陸要衝高市佔率,但LGES卻不一樣。

2017年至2019年期間,韓國儲能產業發生一連串火災事故後,使得當地政府不得不介入,製造廠商也要提高安全規格。基於公安考量下,外界認爲這可能也是阻擋韓國早日進入脫碳環境的絆腳石之一。

中國大陸內需市場蓬勃發展,也讓當地ESS製造業者受益良多。根據彭博社統計,預估全球儲能市場的複合年成長率(CAGR)將達到23%,最晚到了2030年,中國大陸將取代美國成爲最大ESS市場。

旗下大客戶有特斯拉以及通用汽車等的LGES,希望用電動車電池的專業知識切入儲能市場。LGES表示,將加速磷酸鐵鋰(LFP)電池的研發與生產,因爲要比傳統使用的鎳鈷錳(NMC)電池,不僅更安全且更加便宜。

彭博社認爲,一直到2030年,LFP還是固定式儲存電池的主要材料。同時,LFP的比重也在ESS電池儲存材料組合中佔有65%。因此,對LGES的儲能系統來說,投資LFP技術來跟同業競爭是很重要的。

LGES指出,跟中國大陸之間的儲能系統競爭,只會更加激烈。唯有成爲一家可以生產安全可靠的儲能電池產品,並提供完整的軟體系統,全方位來解決客戶的問題,才能在這場戰役中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