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打着維護霸權的“小算盤” 美國在巴以問題上“拉偏架”

西門樵

近期,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又一次否決有關巴以問題的決議草案,這是自去年10月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美國第四次在加沙停火問題上行使否決權。草案提交國阿爾及利亞常駐聯合國代表本賈馬指出,“給決議草案投贊成票,就是給數十萬兒童帶去希望,讓他們重返學校並享有受教育的權利;給決議草案投反對票,實際上是在助紂爲虐,扼殺孩子們對更美好生活的憧憬。”

5個多月來,美方高層雖然嘴上說呼籲停火,但據媒體披露,白宮對以色列軍售照舊不誤。新加坡《聯合早報》消息稱,拜登政府準備向以色列提供價值數千萬美元的炸彈和其他武器。面對美國在巴以問題上的矛盾立場,除了美國國內接連爆發抗議活動要求加沙地帶停火外,國際社會特別是中東國家也表達出強烈不滿。英國《金融時報》近期刊發的一篇評論文章指出,在16個阿拉伯國家開展的民意調查顯示,76%的受訪者對美國的態度變得“更加消極”,認爲加沙衝突完全打碎了美國在他們心中的“民主”“自由”形象。

隨着加沙衝突不斷持續,中東地區安全形勢陡然緊張,衝突外溢效應不斷出現,紅海、敘利亞、伊拉克等周邊地區的安全狀況也遭受波及。然而作爲大國和少數對以色列能夠施加有效影響的國家,美國非但沒有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停火止戰,反而在窮兵黷武的路上一意孤行,在增加軍事力量部署的同時,還接連對相關地區進行空中打擊,不斷推高中東地區安全風險。2月3日,伊拉克總統拉希德通過聲明譴責美國襲擊嚴重損害該國主權,“讓緊張局勢升級,並威脅到整個地區的安全形勢。”

二戰後,美國長期在中東地區推行霸權,自詡是公平正義的化身,卻在巴以衝突升級後“拉偏架”,導致加沙民衆死亡人數突破3萬。哥倫比亞大學的傑弗裡·薩克斯在接受卡塔爾半島電視臺採訪時表示,如果美國停止向以色列供應武器,加沙戰爭可能會在今天結束。傑弗裡認爲,美國在巴以衝突上的立場導致美國在世界舞臺上被孤立,“這永遠不會帶來和平”。

在土耳其政治發展願景中心主任艾哈邁德·阿塔維納看來,美國在巴以問題上的矛盾立場,其根源在於始終打着維護美式霸權的“小算盤”。除了對以色列繼續實施軍售,美國還以安全爲由在東地中海和紅海部署航空母艦,美國《華盛頓郵報》日前撰文稱,隨着加沙衝突愈演愈烈,美國的軍事足跡擴展到了整個中東。艾哈邁德也鮮明指出,通過加沙衝突,“美國似乎找到了一個額外的機會,以服務於其國際霸權的方式恢復並激活它在該地區的領導地位,並重新塑造其‘世界警察’的角色——該角色負責應對世界各地出現的國際挑戰,而且它將毫不猶豫地使用武力、實施壓迫和犯罪,只爲達到維護這種角色和霸權的目的。”

要和平不要戰爭,要團結不要分裂,要發展不要動盪,這是近年來越來越多中東國家形成的共識。隨着中東“和解潮”不斷興起,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已經成爲中東地區的潮流所向、人心所歸,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等逆流不會得逞。加沙停火止戰,既是形勢的緊迫需要,也是基於人道最起碼的要求,理應得到安理會所有成員的支持。如果美國繼續爲殺戮大開綠燈,最終只會被國際社會所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