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亞洲新興市場避險基金 9月績效慘不忍睹

HFR最新數據顯示,9月自家所編撰的HFRI日本除外的亞洲指數下跌7.7%,是自2020年3月以來單月最差的。因此,第3季跌幅爲10.4%,第2季則是下跌4% 。

由於聯準會大力升息,加上20大對未來的不確性升高,以及中美兩造在臺灣與科技問題上的緊張情勢升溫,亞洲市場也面臨着愈來愈大的阻力,才導致前述指數的跌幅會擴大。

康橋匯世資產管理(Cambridge Associates)認爲,對亞洲對衝基金經理人來說,這是個非常痛苦的第3季。這些專業經理人正在密切注意20大會議中各項演說,希望對中國大陸相關投資更加了解。

路透社指出,根據HFR數據計算,HFRI指數前9個月累計跌幅高達22.8%,是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14年前的同期比較月份,HFRI一度大跌26.4%。

其中,中國大陸跌最多,HFRI中國指數下跌8.5%,當地股市也出現拋售現象。因爲新冠病毒零容忍政策,中國大陸許多城市已多次封鎖,還有20大會前的風險規避,還有地緣政治因素都影響了市場信心。

香港恆生指數9月一度跌至11年新低且月線跌幅來到13.7%,上證指數跌5.5%,MSCI中國指數也跌9.7%。其它亞洲新興股市中,例如臺灣與韓國,在9月也都下跌至少10%。

美國銀行證券(BofA Securities)分析,與避險基金相關的多空股票策略表現最差,至於市場中性策略還有多面向策略,無論在9月或者今年迄今,都是表現最好的。

分析師認爲,央行政策動向,以及有機會登上媒體頭版的總經新聞,都創造出對衝基金交易的機會。因此,預估總經相關基金,在未來6到12個月期間,可望繼續表現良好。

以亞洲新興市場爲標的的避險基金績效不佳,但以日本爲主的對衝基金卻表現相對較好,包括日本在內的HFRI亞洲指數,9月僅下跌3.3%,今年迄今則跌3.9%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