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法官制度民調 逾8成認爲可以讓司法更好

圖左起司法院發言人張永宏及刑事廳廳長李釱任(照片由司法院提供)

國民法官新制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司法院公佈民調,有81.7%的受訪民衆知道國民法官制度,83.0%的受訪民衆認同國民法官制度可以讓司法更好,司法院表示將持續深化宣導、溝通,希望能讓更多民衆認同國民法官制度,進而願意擔任國民法官,並做好國民法官的工作。

司法院說明,依據此次民調結果,有81.7%的受訪民衆知道國民法官制度,相較於2年前(109年12月)的民調結果,認知度上升25.7%,進步幅度達45.8%;另有83.0%的受訪民衆認同國民法官制度可以讓司法更好,相較於2年前(109年12月)的民調結果,認同度上升19%,進步幅度也達29.7%。

此外,有61.5%的民衆願意擔任國民法官,分析國民法官願意擔任國民法官的前三大理由,分別是①提供審判不同角度的多元觀點(86.2%),②讓司法更透明(84.7%),③讓社會上的不同意見可以互相交流理解(83.2%);另民衆可以配合參與審判的天數,則以3天以內爲最多(34.1%),但若以4-5天的審判天數來觀察,包括回答「多少天都願意配合(16.7%)」、「超過30天(0.9%)」、「16-30天(1.5%)」、「11-15天(2.5%)」、「8-10天(3.5%)」、「6-7天(10%)」、「4-5天(10.8%)」的民衆加計結果,則有45.9%的民衆可以配合。

此外,司法院規劃的國民法官第二輪次實務模擬法庭活動,自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15日止,於全國22所地方法院辦理56場次完畢。本輪次鼓勵各法院設定主題進行個別程序演練,其中有43場完整場次及13場程序主題式演練,彙整統計民衆參與模擬法庭實際經驗、感想與評價,調查對象包含到場參與民衆人數共1438人,其中獲選任爲國民法官、備位國民法官共418人,到場參與選任而未獲選任的民衆則有1020人。

刑事廳廳長李釱任表示,從調查結果,可見使民衆深入參與,對對提高司法信賴有正面效益,如:全程參與的國民法官、備位國民法官在實際體驗後,表達強烈參與意願者提高至7成5以上,顯示參與民衆對制度的肯定與支持;而民衆越瞭解制度,對於司法審判也有更高的信賴,如:參與前民衆表達其對司法審判「非常信賴」僅21.76%,而全程參與審判後的國民法官、備位國民法官,表示對司法審判「非常信賴」則提升至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