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畢業展的頂流: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展,讓人眼前一亮 !

5月20日,“2022中央美院畢業季”正式啓動,研究生畢業作品展同期在線上拉開帷幕。5月25日,本科生畢業作品展也將開幕。

據瞭解,2022中央美院畢業季,中央美術學院聯手雅昌藝術網共同爲本屆畢業生打造一個與衆不同的“線上大展廳”。

進入主頁,首次出現沉浸式3D數字孿生校園,中央美術學院的經典元素得以還原復現。

在這裡,不僅可以實現空中鳥瞰與360°全視角觀摩,“中央美院數字孿生校園”的虛擬景觀,也將根據日出日落的不同時間以及晴天雨天的天氣實時數據,隨時變化。

以下資料來源:美術志(mszart)

當然,展覽的作品纔是重點

讓我們一起開始這次觀展吧

央美設計學院作品

1

設計學院作品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一級學科作爲國家“雙一流”建設獲批學科,已經建成涵蓋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公共藝術與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生活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藝術與科技、藝術設計學等目錄內的二級學科,以及自主創設的出行創新(交通工具)設計、社會設計、設計管理、創新設計、系統設計、生態危機設計(智慧城市)、藝術治療、服務設計及設計策展與空間敘事等新增二級學科。同時,在保持現有學科口徑範圍優勢下,設計學科以對中國社會未來形態和經濟模式整體研判爲基礎,以積極應對全球科技、經濟和社會變革爲契機,以培養具有中國文化立場和全球意識的頂尖人才爲目標,以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舉措爲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

陳亞萍 《元形•源緒》

李杭 模仿遊戲 | Imitation Game

規格:200cm*400cm*180cm

材料:PLA塑料,鋁型材,亞克力,電腦主機,顯示屏

何聰進 《混合園林生態譜系》

材料:平面海報,影像裝置

霍霓 《瓶·戒·鏈|Vase Jewelry》

材料:銀,鋯石,珍珠,樹脂

陳昊男 心流|Flow

材料:數字影像

楊清芮 飄色

材料:桐木、紙本

馮冰 儀式抵抗 | Emo Award

材料:平面海報;動態視頻

唐潮 藍色記疫

規格:樹脂16*23.5cm;書籍21*26cm

裴燕妮 格式化

材料:亞克力,LED燈帶,膠片,鏡面貼紙,pvc板,木板

2

城市設計學院作品

城市設計學院現有動畫藝術研究、影像藝術研究、繪本創作研究、公共藝術研究、空間展示設計研究、環境藝術研究、產品設計研究(家居)、產品設計研究(文創)、視覺傳達研究、設計基礎研究、交互媒介研究、首飾設計研究、工藝美術研究、地域性設計研究與實踐等十四個“藝術設計”研究生方向,和視覺創意產業研究、媒體文化研究、綠色設計助力碳中和研究、在地設計方法研究、公共藝術介入智慧城市發展研究、裝備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等6個“設計學”研究生方向,以廣義的交叉融合爲學科建設原則,強調時尚與學術、工藝與設計、創新與應用、教育與產業、學校與社會的結合。按照國家及區域發展戰略產業結構特徵發展學科,以提升城市藝術品質,影響城市生活方式,踐行文化產業發展爲核心目標,形成了“藝術城市”、“創意城市”、“文化城市”三大設計教學與科研架構,建設聯動中國、引領國際的設計學科和人才培養體系。

魏唯 《PEEP DREAM》

多種規格 多種材料 (部分作品)

史慶毅 《螢火蟲公社》

多種尺寸 綜合材料 (部分作品)

曾熒熒 《靜謐之處,頌之迴響》(部分作品)

等比例放大至寬爲30、60、90、120釐米

KT板數碼噴繪

朱中原《我心中的尖頂房子》(部分作品)

38*26cm(跨頁)綜合材料

柳傲 《地瓦》(部分作品)

60*100cm 木質畫框,油畫布噴繪

吳進 《趣城深圳□△×○·公共藝術計劃》

60*100cm 綜合材料 (部分作品)

範藝儒 重視“距離”——再造相遇

尺寸可變 (部分作品)

張世強 《未來行走計劃》

綜合媒介 (部分作品)

3

油畫系作品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是中國油畫教育最早基地,至今已有百年曆史,百年來油畫係爲中國油畫藝術的發展寫下了輝煌篇章。 油畫系現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工作室。工作室主任分別是袁元教授、馬曉騰教授、喻紅教授、王玉平教授、劉剛教授、張路江教授。油畫系還擁有一支充滿藝術活力的教師隊伍,他們都是活躍在當下油畫教學與油畫創作的人才。 在尊重藝術規律油畫學理的前提下,油畫系不斷提升學生對中國文化發展與新時代的認知,既注重培養學生高尚的藝術情操、高層次的文化素養,又注重高超的油畫技巧和紮實的造型基本功,在承前啓後、銳意創新的同時,關注當下的時代變遷和發展,培養學生成爲用油畫講述好中國故事的時代新人。進入新時代,油畫系在繼承自身優良傳統的同時開拓創新,堅持藝術爲人民服務的辦學理念。在教學中堅持系統性和科學性脈絡,圍繞學術前沿課題開展教學研究。

魏宇 《手與冰》

材料:布面油畫

洪健翔 《工作室》

材料:布面油畫

李文淵 城市景觀55號

材料:紙上丙烯、油畫拼貼

張雯琦 紙船

材料:布面,木板綜合材料

閆俊羽 泡泡系列之昔日與今朝

材料:油畫

楊晗語 像樹一樣

材料:布面油畫

李炫昱 青春一瞬

170cm*200cm 油畫

4

雕塑系作品

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作爲中央美術學院自建院始的核心支柱學科,在長期的學科調整和建設中,以其鮮明的學科專業特點、雄厚的師資以及蜚聲海內外的影響力始終牢牢佔據着中國雕塑教學的領軍位置。其悠久的歷史和清晰的學術發展脈絡成爲中國現代雕塑教育的發源地、雕塑藝術創作研究的核心地、創作人才培養的輸出地。雕塑系始終貫徹 “兼容幷蓄、多元發展” 的學術定位,加強中國文化主體意識,積極構建中國特色的雕塑教育體系。引領全國雕塑專業學科建設,以學科建設和發展爲主線,加強學術的特色性和前瞻性研究,保持傳統雕塑教育優勢,開拓當代教學新模式。今天的雕塑系更以高水平高質量的教學、創作和科研成果傲視全球,繼續努力爲國家培養和輸送優秀的具備紮實的造型基礎和活躍的思辨能力;能夠立足當代雕塑創作的前沿、國內一流並能站在國際平臺上進行交流與對話的優秀雕塑藝術人才。

田建新《變形記》

材料:廚具,燈罩,磚,苯板,石膏等

黃運長 搜山記

材料:青銅

王曄 應物系列

材料:樹脂,鐵鏽

周璇 《乳腺》等

材料:黃銅,珍珠

張健 《我的焦慮》

材料:樹脂着色

5

版畫系作品

版畫系尊重文化積澱與學術源流,秉承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學術方法,推崇嚴謹的學術態度。在立足傳統根基、保持國內學術引領的同時,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力求構建科學規範適合未來發展的版畫藝術教育方法與模式,爲國家培養具有版畫專業特長的高素質創新型藝術人才,使版畫系成爲具有中國特色的版畫教學與創作中心,爲尋求和開拓中國版畫藝術未來發展的自主與自信做出新的貢獻。

毛惠祚 《渡 海》

135*180cm 水印木刻

祝拓 《藍色憂鬱》

240*180cm 水印木刻-宣紙-水墨

李曉華 《永不之地》

62*62cm 紙本水彩

李毅 《Vanitas》系列

銅版美柔汀 (部分作品)

郭雙 《進城系列》

木刻油印

蘇聽雪 《鏡花緣·2022》

規格:25cm*67cm*6張

材料:鋼筆,水彩,數碼

6

壁畫學院作品

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是中國最早成建制的壁畫專業系科。自1979年創建以來,壁畫系便致力於中國壁畫藝術的偉大復興;致力於培養造就專業技能紮實、人文素養深厚、國際視野兼備的優秀藝術人才;致力於推動師生藝術創作、學術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的機制優化。目前,壁畫系共設有五個本科教學工作室,由在國內同方向具有影響力和學術引領地位的教授、副教授擔任工作室主任。另設壁畫藝術研究院、材料教學工作室、數字繪畫工作室,保障教學及實踐活動的全方位開展。

何倩倩 疫戰

郝鯤鵬 洪

規格:168x210cm 材料:紙本水墨

郭帥 最後的審判?

規格:244×366cm

材料:溼壁畫(礦物色粉、礦物質顏色、泥土)

黃震軍 星程

規格:280*200cm 材料:板面綜合材料

田清輝 《律》系列

規格:268cm×268cm(可拆分組合,尺寸可變)

材料:綜合材料

李璟 漫長的白日夢和兔子的惡作劇

規格:110*190cm 材料:紙本鋼筆

崔曉旭 生

規格:110cm*110cm、110cm*45cm*2 材料:工筆重彩

7

國畫學院作品

中國畫學院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18年國立北京美術學校成立的繪畫科,1922年改稱國立北京美術專門學校的國畫系。在歷經百年的發展變遷過程中,中國畫學院經歷了1928-1929年國立北平大學藝術學院的國畫系,1934年的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國畫科,以及1954年成立的中央美術學院彩墨畫系,1958年的中國畫系以及2005年的中國畫學院。中國畫學院的師資陣容強大,學科設置全面,也是國內中國畫創作、研究和教育最爲重要的學術機構之一。

李柯霖

材料:紙本水墨

韓知鬆 《冰上晨捕》

規格:170*220cm 材料:絹本設色

陳李平 《收穫》

規格:190*139cm 材料:皮紙,水墨

杜若馨 《何必見戴》

規格:150*200cm 材料:絹本設色

單亞琨 穿林覓韻雨聲聲

規格:200*240cm 材料:紙本水墨

戎成程 《朱藤》

規格:250*200cm 材料:紙本設色

焦佳寶 春櫻

規格:180cm*240cm 材料:絹本設色

付淑蓉 行書小品

規格:89*126cm 材料:紙本

8

建築學院作品

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根植於中央美院百年深厚的藝術土壤,以跨藝術、人文學科的建築創作教學爲主導,秉承實驗、創新、批判性理念的態度,以培養“有藝術家、人文修養素質的建築創造性人才”爲目標,建構具有獨特“央美建築”學術特色的建築教育體系。

丁禕涵 北京環形鐵道藝術中心設計

姜璐瑤 北京紅井路服務區設計

武煜人 遊雲-北京大北農農業文化展覽館設計

楊佳慧 避暑山莊匯萬總春之廟復原設計

朱若晗

編木計劃——木拱廊橋營造技藝展覽館及舊橋改造

郭曉婧 林間瓷園—浙江龍泉城市會客廳改造設計

唐琦瑋

“我們在一起”:實體零售空間之劇場性設計

9

實驗藝術學院作品

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是全國成立最早、發展最迅速、體系最完備的實驗藝術教學單位,以實驗精神開拓藝術創新,引領專業發展,促進學科建設。實驗藝術專業自 2004年9月開始籌備工作,2005年7月13日正式成立“實驗藝術工作室”並開始接受碩士學位研究生和本科生。2007年8月2日院辦公會決定將實驗藝術工作室改製爲實驗藝術系。2012 年“實驗藝術”申報成功“中央美術學院目錄外自主設置二級學科”,並報教育部備案。2013年“實驗藝術”正式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4年9月4日正式成立“實驗藝術學院”,2015年面向全國本科獨立招生。實驗藝術學院承接了五四運動以來中國藝術教育的實驗探索,順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藝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和國際引領的實驗藝術教學體系。培養系統掌握研究與創作方法,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要求,深切關懷社會現實的創新型藝術人才。

崔賽傑《對於超自然,那些夢幻的想象》

材料:綜合材料

徐昊旻 無本之木

材料:樹根,顏色傳感器,蠕動泵,定製電路

陳科成 心星的呼喚

材料:面具、螢光顏料、led燈、黑色大理石

吳嘉文 利維坦

材料:電腦程序,舵機,3d光敏樹脂打印模型

pp板,midi控制器,鎳導電漆,綜合材料 作品

王月悅 雲凝爲雨滴墜入海洋

材料:定製電子元件,水泵,霧化器,亞克力,不鏽鋼,pvc管,水

10

造型學科基礎部作品

造型學科基礎部研究生教學以造型基礎研究爲本,旨在培養造型基本功過硬,並富有創新性藝術思維的人才。基礎部現設8個研究方向,共10位碩士生導師。在教學過程中,基礎部落實導師負責制,從而實現大方向一致下的差異化教學,既使學生在基礎課中研究繪畫規律,又在導師指導下具有各自不同的細化研究方向。從同學們的畢業創作中,我們可以看到基礎部研究生教學逐步向更加開放和多元發展。

馮曉瑋《星夜 三聯畫》

160*86,160*120,160*86 布面油畫

管一霖《飛雲之下》

200x90cm 布面丙烯

張翔羽《牧羊》

123x165cm 布面油畫

欒業川《城鄉》

150*100cm 布面油畫

呂盈盈《stage》

100*70cm,90*70cm

綜合材料,布面丙烯,油墨,索斯

本屆畢業展將成爲永不下線的展覽

觀衆可訪問域名

或掃描二維碼進入線上展廳參觀

電腦端點擊鏈接

2022art.cafa.edu.cn

在線觀看更多作品

你覺得這屆學生水平怎麼樣?

來源: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志(mszart)

以上作品僅供欣賞 版權歸設計者所有

- END -

本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和分享

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