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庶民調查-國安基金進場原因找到了 七月股民信心潰散

國泰國民經濟信心指數變化

國泰金控20日公佈7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7月有52.9%的受訪者看跌未來半年臺股走勢,是2020年4月之後、27個月來看跌者首度過半。同時間,從2020年6月以來一直維持臺股投資正意願的庶民風險偏好指數,由6月的2.2,7月急降到-14.3,僅19.3%的受訪者有意進場投資,創42個月新低。

國泰金7月亦針對臺股下半年走勢進行調查,由於問卷設計時,臺股還在15,000點至16,000點以上,因此題目相對樂觀,但47.3%的受訪者估臺股下半年高點難達17,000點,更有47.3%者認爲下半年臺股低點在14,500點以下。

國泰金控的國民經濟信心調查是在7月1日到7日間,對集團客戶發出電子問卷,當時臺股正好跌破14,000點大關,嚴重衝擊庶民信心,投資人信心創三年多的新低點,小股民維持了二年多「富貴險中求」的強烈進場投資意願消失,讓國安基金7月12日突然決定要進場,金管會則是7月14日祭出擴大信用交易抵交差額的擔保單範圍,減輕投資人被斷頭追繳保證金的壓力。

7月看升未來半年臺股的受訪者爲22.4%,是2020年3月之後、即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后的新低點,看跌者則高達52.9%,因此股票投資指數由6月-1.6急降到-30.5,創25個月新低。

至於庶民投資臺股指數,從2020年6月一直是「正樂觀」,維持長達25個月,創國泰金2010年3月開啓國民經濟信心調查以來最長時間的臺股投資正樂觀,亦代表散戶投資力量,但此指數亦在7月急速轉爲-14.3,結束正樂觀,亦創下2018年11月之後的44個月新低。

6月還有25.5%的受訪者有意將現金、存款轉入臺股投資,7月只剩19.3%,減少投資意願者拉高到33.6%,亦是2020年4月之後、27個月以來首次破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