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安委會赴海南明查暗訪:燃氣安全管理薄弱環節亟待加強

人民網記者 郝萍

“煲仔飯、打邊爐是海南特色餐飲,老百姓餐桌旁使用的燃氣竈具,用氣安全嗎?”“如果出了問題,誰來負責?”國務院安委會綜合檢查組專家、中國城市燃氣協會高級工程師陳靜在檢查過程中拋出一連串問題,對方無言以對。

綜合檢查組隨機暗訪抽檢

餐飲場所違規使用問題“瓶、閥、竈”

“全是50公斤的?”

“嗯,都是大瓶的。”

“還使用了氣液雙相瓶啊!還有這個報警器沒有插電,你連接切斷閥了嗎?”

“沒有,我們不懂啊!”

記者隨國務院安委第18綜合檢查組來到海口市瓊山區府城鎮宗伯裡夜市,隨機暗訪抽查檢查5家餐飲場所。

綜合檢查組發現,一家經營海南本地打邊爐的“勞記(勞中和)”餐館在用餐區域赫然擺放着8只15公斤的液化石油氣鋼瓶;餐桌旁的氣瓶都未加裝可燃氣體報警器連鎖切斷裝置;餐桌上供打邊爐使用的竈具無熄火保護裝置;後廚違規設置的瓶庫還隱蔽放着5只50公斤不同名稱的液化石油氣鋼瓶,其中1只爲嚴禁餐飲企業使用的氣液雙相瓶。

沿途檢查下來,勞記(勞中和)、千里香餛飩王、豬腳煲仔快餐、文叔鹽焗雞、姐妹小吃等餐飲場所均存在“硬傷”——使用無熄火保護裝置的竈具、連接超2米的橡膠軟管、使用可調式調壓器、報警器未連接切斷閥。此外,經詢問,5家餐館均沒有燃氣公司下發的安全用氣宣傳告知單,以及供氣方與用戶簽訂的《供用氣合同》和入戶安全檢查單……

安全監管落實不到位

燃氣企業“小、散、亂”問題突出

“瓶庫都是違規的”,陳靜嚴肅地說。

在海口希亞氣源有限公司一廠站院內,存放着300餘隻液化石油氣瓶的儲瓶區域未設置可燃氣體報警器。陳靜表示,根據《城鎮燃氣經營安全重大隱患判定標準》(建城規〔2023〕4號)第五條第五款規定,可判定爲重大事故隱患。記者進一步瞭解到,該企業自2023年以來,接受督查、檢查和執法20次,發現問題隱患21項,均未查出重大事故隱患。

“爲什麼會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爲什麼查不出重大事故隱患?”綜合檢查組帶着這2個問題,通過所掌握的線索逐一倒查。

隨後,綜合檢查組進駐海口市市政管理局、海口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召開市政管理、綜合執法、行政審批、市場監管、商務等相關部門和燃氣企業參加的座談會。

“此次明查暗訪暴露出有的地方、部門和企業單位在統籌發展和安全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仍有源頭管理失職失責、燃氣經營配送使用管理混亂、餐飲場所安全失管漏管等現象。”

綜合檢查組表示,該地區燃氣領域“問題瓶、問題閥、問題軟管、問題竈、問題庫、問題報警器”現象較爲普遍,企業及三級網點“小、散、亂”問題較爲突出,相關部門平時檢查不深、不嚴、不實、不細……一旦出現燃氣爆炸等事故,相關主體都要被嚴肅追責。

事故教訓要舉一反三

安全生產工作應防患於未“燃”

近期,國務院安委會組織22個綜合檢查組,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一季度安全生產明查暗訪。第18綜合檢查組赴海南,以“突擊式檢查、穿透式檢查、夜查暗訪”等方式方法,先後對海南3個地級市、5個縣區共52家單位在城鎮燃氣、交通運輸、建築施工等方面開展明查暗訪工作,發現重點地區、行業領域和與羣衆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企業單位存在重大事故隱患。

在廣大城鎮,燃氣管網已基本覆蓋,瓶裝液化石油氣的使用則在早市夜市、小餐飲場所較爲普遍。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此次綜合檢查組在多個單位和場所發現了問題瓶、問題閥、問題軟管、問題竈。

近年來,我國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逐年下降,但安全生產工作面臨的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特別是燃氣事故仍然多發,這些事故令人痛心,教訓十分慘痛。

綜合檢查組成員、國家消防救援局政策法規司一級指揮長司戈介紹,前不久,國務院安委會印發《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其中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責任倒查機制,對於未開展排查、明明有問題卻查不出或查出後拒不整改等導致重大事故隱患長期存在的,參照事故調查處理,嚴肅責任追究。

綜合檢查組指出,各部門和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切實查漏補缺,通過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切實築牢安全生產的人民防線,始終把遏制重特大事故當做安全生產工作的“牛鼻子”來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