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搶賺伊斯蘭財 中東最佳央行總裁來臺助攻

記者蔡怡杼臺北報導

助攻國銀搶佔伊斯蘭經濟商機,在銀行公會理事長李紀珠邀請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前央行總裁H.E.Sultan Bin Nasser Al Suwaidi(蘇瓦迪)下週一(18日)將來臺,以「中東經濟金融概況臺灣-中東金融業合作展望論壇」進行專題演講。

伊斯蘭金融最初的發展動力來自於石油出口國盈餘,由於原油價格飆漲,波斯灣國家石油財富因而快速累積,進而帶動龐大的投資商機。伊斯蘭金融服務委員會(IFSB)於2013年統計顯示,全球伊斯蘭銀行資產已達1兆2,736億美元,伊斯蘭債券流通金額亦達2,294億美元、伊斯蘭基金資產達642億美元,以及伊斯蘭保險奉獻金 (Takaful Contribution) 達172億美元。

▲臺灣金暨臺銀董事長李紀珠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央行前任總裁H. E. Sultan Bin Nasser Al Suwaidi(左二)於Suwaidi總裁阿布達比辦公室合影。(圖/資料照片/臺灣金提供)

國內金融業積極前進亞洲佈局,搶搭亞洲經濟發展列車,亦可考量規劃開發伊斯蘭金融業務領域多角化佈局新興市場來分散風險,獲取更高利潤。此外,近期全球油價震盪,爲國際經濟植下變因身處全球產油中樞-波灣國家經濟動向備受矚目。

蘇瓦迪此次來臺專題演講有五大重點: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 如何克服2008年金融海嘯;二、油價下滑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中東產油國家之影響;三、伊斯蘭金融;四、近來中東經濟與金融情勢介紹;五、臺灣與中東金融業合作潛在契機

蘇瓦迪在23年的央行總裁任職期間,曾於2006年獲國際貨幣基金會(IMF)頒發「中東地區年度最佳總裁」大獎,不但成功地推展杜拜成爲中東金融中心,並於2008年金融海嘯時,率領該國央行採取一系列金融措施,減輕金融危機造成的衝擊,經濟成長率由負轉正,2011年至2014年亦有4%以上的水準,顯見其貢獻專業素養,頗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