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大陸兩會涉臺表述釋四大信號(鍾厚濤)

大陸外交部長秦剛7日出席兩會外長記者會,呼籲美方認真傾聽兩國人民的呼聲,摒棄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和中方相向而行。(新華社)

每年兩會都是觀察大陸對臺工作方針、思路的重要窗口。今年兩會,無論政府工作報告還是外長記者會上的涉臺表述,都釋放多重信號,既亮明中國大陸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底線,也展現了大陸堅決反對臺獨的決心,並向臺灣同胞釋放了更多善意。

其一,「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是大陸對臺工作指南。

中共十八大以來,大陸對臺方針政策不斷創新發展。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中共二十大報強調,要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到,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這與二十大報告中涉臺論述一脈相承,再次重申這一方略是解決臺灣問題的根本遵循:增進臺灣同胞福祉是大陸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初心;反對臺獨分裂和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圖謀是維護臺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重要保障;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兩岸中國人共同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其二,一箇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仍是臺海和平的定海神針。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重申要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新外長秦剛在兩會記者會上就臺灣問題答問時提出,臺海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是一箇中國原則,真正的護欄是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並指如果美方真的希望臺海風平浪靜,就應該停止「以臺製華」,迴歸一箇中國原則的本源本義。

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是,「海峽兩岸都堅持一箇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這體現了一箇中國原則,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過往歷史實踐證明,堅持九二共識,兩岸雙方就能建立互信,兩岸同胞的利益就能夠得到切實保障。否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勢必出現停滯甚至倒退,兩岸同胞尤其是臺灣同胞的現實利益將遭受巨大沖擊。

今年兩會大陸再次重申要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就是要爲兩岸關係發展明定規矩,爲以和平方式消除兩岸政治對立和實現國家統一創造廣闊空間。同時也是在向國際社會特別是美日等外部勢力發出明確信號。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堅持一箇中國原則是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如果美日等外部勢力繼續插手臺灣問題,中國大陸一定會堅決反制。

其三,大陸將繼續完善政策增進臺灣同胞福祉。

2018年以來,大陸先後出臺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26條措施」,助力臺胞臺企發展的「11條措施」、「農林22條措施」,以及擴大開放臺灣居民在大陸申設個體工商戶的政策,助力臺胞臺企分享更多大陸發展機遇、享受更多同等待遇。支持臺胞臺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繼續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完善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

2020年以來,大陸連續4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增進臺灣同胞福祉。在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重申要「完善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謀畫從制度和政策上全面保障和提升臺灣同胞的福祉。未來大陸會繼續堅持「兩岸一家親」理念,不斷推出新的惠臺舉措,爲廣大臺灣同胞創造更便利的條件。

其四,堅定反「獨」促統,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堅定反獨促統。在2019年到2022年的4年間,政府工作報告在提到臺獨時,都用了「堅決」一詞。其中,在2019年、2020年用的是「堅決反對和遏制」,2021年用的是「高度警惕和堅決遏制」,2022年是「堅決反對」。而在2023年,不僅把反「獨」和促統放在一起,還首次用「堅定」替換「堅決」。堅定比堅決語意更爲強烈,進一步彰顯了大陸對於臺獨分裂勢力「零容忍」的態度和決心。

秦剛在記者會上就臺灣問題專門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反分裂國家法》,強調在臺灣問題上將「依憲依法」行事。他表示,作爲骨肉同胞,「我們將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同時強調不要低估大陸「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統籌抓好各方向各領域軍事鬥爭。這些表態表明,中國大陸將會繼續強化塑造反獨促統大勢,堅決遏制臺獨分裂行徑和外部勢力干涉,防止臺海地區風高浪急,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作者爲國際關係學院國家安全學院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