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統一是中華民國政府不可分割的基因(謝正一)

中華民國110年國慶大會,陸軍出動CH-47運輸直升機,吊起史上最大的巨幅國旗飛越總統府上空。(鄭任南攝)

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基裡諾,3月10日在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作證表示:臺灣遭受侵略是可能的。臺灣軍事投資方向正確,應儘快做好作戰準備。相較前任司令戴維森,曾表示「臺灣六年內遭遇中共野心」的說法,阿基裡諾則表示無法預測習近平的「侵臺時間表」。

美國總統拜登在3月18日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視頻談話。雙方談話重點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拜登表示,若中國對俄羅斯,提供物質支援,會造成後果。拜登重申美國對臺灣問題的政策沒有改變,「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爲」。

關於臺灣問題,習近平表示:臺灣局勢面臨新一輪變化。原因是臺灣當局一再企圖「倚美謀獨」,美國有一些人有意搞「以臺製華」。大陸的核心內容是「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我們是有耐心的,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前景,但如果臺獨分裂視力挑釁逼迫,甚至突破紅線,我們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首度赴國會接受諮詢時表示,「臺灣是極其重要的夥伴及友人。」談到兩岸關係時則說,「期待透過當事人間的對話解決,是一直以來的立場」。

從這些國家領導人,有關臺灣問題的談話,我們可以歸納些重點。

一,臺灣海峽的穩定基本上還是靠兩岸當局執政者的態度。中共當局的立場,始終強調有耐心往和平統一這個方向前進,但是別踩到紅線,逼迫中共採取斷然措。

二,美方則始終強調中共當局會武力犯臺,強迫臺灣購買軍火,壓迫臺灣對中國大陸備戰,決戰臺灣本島,來加強臺灣的國防水平。顯而易見美國就是希望兩岸的軍事衝突,會在臺灣本島和大陸爆發,藉循「烏克蘭模式」,拖延中國大陸的現代化,讓美國成爲獨霸世界的強權,讓兩岸回到從前!

三,日本人則始終強調,兩岸的何去何從,必須談判解決。日本對中國大陸的一些強硬表態,事實上是說給美國白宮和國會聽的。日本目前領土爭議最大的是和中國大陸有船艦穿梭的釣魚臺列嶼。其次是在北海道旁邊,俄羅斯佔領的北方四島,國後、擇捉、齒舞、色丹等。這次俄烏戰爭,日本抵制俄羅斯,老毛子不客氣地就在北方四島舉行軍事演習,同時中斷日俄和平條約的談判。日本還有一個已經要不回的獨島,位於日本海西南海域,現由大韓民國管轄。

日本人的這些歷史經驗,讓日本人深信,國際之間的紛爭,還是以實力和談判來處理,彼此傷害會比較小。

俄烏之戰,確實在短時間會影響中國大陸、美國、甚至日本,在未來兩三年的戰略佈局。日前已成爲美國類附庸國的臺灣,勢必要調整自己和中國大陸的互動關係。我們當然明白抗中仇中反中是民進黨很好的選舉提款機,但是道理和邏輯還是要講幾分的,烏克蘭領導人澤倫斯基的一意孤行,造成烏克蘭人民顛沛流離,哀鴻遍野,成就他的英雄形象,臺灣人民想要這個下場嗎?

我們臺灣的民進黨政府的陸委會,日前也發了「烏克蘭熱」向中國大陸喊話,「互相承認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這意思很清楚,等同一邊一國。任何稍有頭腦的人都能理解,今天兩岸的局面,是國共內戰留下來的「呆帳」,這個「呆帳」要提撥沖銷,恐怕還是得迴歸「國家統一」的原位。

我們這些年,深刻感覺到民進黨逐步在蠶食中華民國的根基。最近將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統治「一九四五年八月以後,包括臺澎金馬」的統治時間剷除掉,將中華民國從1949年遷移至臺灣時起跳,然後將中華民國再加上臺灣兩個字,獨立爲「中華民國臺灣」,顯而易見,民進黨人也知道中華民國去不掉,只能移花接木,以爲頭過身就過,問題是有這麼簡單嗎?

若干政治人物可能已發覺,臺獨真的越來越不好用,因爲絕大部分的臺灣人都不相信會有臺獨這件事。大家要的是維持現狀,於是慢慢向中華民國靠攏。這或許是陸委會主委向中國大陸喊話,「相互承認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的原因。

「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句話沒人會反駁 ,因爲中華民國的主權包括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這個中華民國的傳統國策,一直是追求兩岸統一。蔣中正的「反攻大陸,統一中國」,蔣經國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我們中華民國憲法的若干次修改,都基於「爲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而修憲。

因此,我們要北京當局接受中華民國政府主權之論調,應當要更細膩地向北京政府嚴正表示,「中華民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理應同享中國主權、追求兩岸統一也是中華民國政府的國策」。在這個前提下,臺灣當局要說「一國兩治」、「一國兩府」、一國兩席」,纔有一個合乎邏輯的基礎。兩岸維持現狀,一直到「民主統一」,纔有個空間,這個民主統一,就是臺灣人民公投通過兩岸統一的積極意義。

總之,完整的中華民國論述應包括:

一,中華民國的主權,包括兩岸,亦即兩岸分治政府有效治理的地區。

二,中華民國政府的統一國策,必須向北京政府明白表示。

三,統一是民主統一,民主統一是在臺灣公投通過後的統一,這纔是兩岸心靈契合的統一。這樣的統一條件,都必須兩岸當局和人民,不斷地創造和累積。

我們希望看到的臺灣現在和未來的執政當局,確認唯有明確維護主張統一的中華民國政府,臺灣纔有可能維持現狀,纔有條件向北京政府叫牌,這也是臺灣永續發展的底線。(作者爲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