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機構借道香港 陸資產吸金人民幣百億

中國基金報報導,初步統計,近期香港上市的大陸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的ETF淨流入規模,超過13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流入金額是在10月底後,這意味着最近一個多月以來,這些債券ETF已吸引人民幣百億元的淨流入。

報導引述業內人士表示,隨着全球指數相繼納入大陸國債,境外投資者也在加速大陸國債佈局。相較於傳統發達國家政府債,大陸國債及政府金融債的殖利率更有吸引力,而其債券主權評級(A+/A1)也可以和一些發達國家比肩,且大陸國債的流動性也在不斷改善。

融通中國概念債券基金經理成濤表示,過去五年境外對中國國債的認可度逐漸提升,持續加大配置力度,但因海外缺乏國債ETF工具,境外投資者一般是通過QFII、債券通等進入大陸國內市場直接投資國債,但需要搭建完整的交易團隊,成本比較高,或者委外給具備交易能力的專業機構管理。

成濤進一步解釋,香港國債ETF爲境外投資者提供了更爲便捷的工具,成本低,配置便利,並且隨着大陸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貨幣政策寬鬆預期也逐漸升高,這給投資者提供更佳的賺錢機會,這也是短期內促使資金配置的重要原因。

資料顯示,大陸債券市場規模達18兆美元,已經成爲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市場,境外投資持續流入在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