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VC/PE新募資金連年增長,國資機構加碼產投融生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趙娜 杭州報道

邁入“兩萬億俱樂部”的杭州,正在加速產投融生態構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第二屆中國(杭州)產投融峰會上了解到,VC/PE行業募資、投資下滑的整體態勢下,杭州地區的VC/PE新基金募集規模仍保持增長。

過去數年,杭州通過設立引導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等方式,有效引導和促進創新資本生態發展。這些引導基金不僅爲本地企業提供資金支持,還吸引着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落戶杭州。

2023年,杭州提出打造規模超3000億元的“3+N”杭州產業基金集羣,以進一步發揮產業基金引領撬動作用,更好服務以五大產業生態圈爲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

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棟介紹,2023年杭州新成立VC/PE投資基金244支,新增資金規模879億元;聚焦電子信息、疫情健康、先進製造和信息化服務等領域新獲得投資企業513家;全年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22家,上市公司總數達到302家,全國城市中排名均爲第四。

產業基金推動創新要素集聚

杭州一直以來都是創新資本的重要集聚地,自本世紀初就興起一批創投機構,也是很多VC/PE基金的重要出資人來源地。

2022年,杭州啓動打造智能物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和綠色能源五大產業生態圈。一年後,“3+N”杭州產業基金集羣正式亮相。

“未來製造對應的是高端裝備製造業,未來信息對應是智能物聯,未來材料對應的是新材料,未來能源對應的是綠色能源,未來健康對應的是生物醫藥。”浙江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黃文禮認爲,杭州提出的智能物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綠色能源五大生態圈與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的六大賽道相呼應,“從這個角度來說,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必將有力助推杭州五大生態圈發展,同時產業基金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在他看來,杭州整合組建三大千億產業基金髮揮了政府產業基金的引領和撬動作用,推動了在以五大產業生態爲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要素集聚。

據已披露信息,“3+N”杭州產業基金集羣以科創投資、產業投資、併購投資爲主,覆蓋創新創業和企業發展全生命週期的產業基金體系。

其中,杭州科創基金、杭州創新基金和杭州併購基金三大母基金的資金來源包括注入的存量基金、市財政預算資金、市屬國有企業自有資金和其他盤活的存量資金等,通過國有資本的槓桿作用,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

國資加碼產投融生態

來自優質項目和高質量資金的雙供給,不僅推動了杭州地區新基金募資規模持續上漲,也推動着當地創新資本和產業生態的高質量發展。

“很多優秀投資機構到杭州設立規模較大的基金,相信無論從資源借力角度還是更多投資機構關注的角度都會有很大幫助。”在投中研究院執行院長劉璟琨看來,一座城市能夠持續吸引優質基金落地,並連續保持新募基金規模上漲,這在行業募資投資雙雙下滑的形勢下令人感到振奮。

當地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金融機構也在聯合投資機構共同構建產投融生態,打造擁有產業金融資源整合能力的服務生態圈,希望以此形成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強大合力。

作爲三大千億基金的運營主體之一,杭州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資本”)聯合上城區成立了產投融服務中心,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創新、產業、資金和人才精準對接服務平臺。

杭州銀行正在推進以專業和數據“雙輪驅動”的科創金融3.0,並在“科創金引擎”之外推出“創投金引擎”產品。創投金引擎在智慧財資基礎上,重點部署了智慧託管與智慧投資系統。

杭州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劍斌表示,在杭州加快打造全球創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全國人工智能創新高地的背景下,科創金融的發展更顯空間廣闊。

記者在大會現場瞭解到,爲推進杭州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促進產業資本與社會資本融合發展,杭州市還發起設立了上市公司產業基金髮展聯盟,聯盟擬搭建上市公司產業資本、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和地方優勢產業的深度交流對接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