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爲上 別讓企業左右爲難

全國工總25日舉行「2020年白皮書」發表記者會,工總理事長王文淵呼籲兩岸要和諧。(陳怡誠攝)

新冠疫情全球經濟造成衝擊臺灣企業當然無法置身事外,日子並不好過,特別是中美的對抗,讓產業陷入夾縫生存的困境政府全面向美傾斜的政策,拚政治甚於拚經濟,工總白皮書,直言兩岸建言,不再炒冷飯,也凸顯再多建言,也是狗吠火車的無奈感,但面對產業大老卑微得呼籲和諧的兩岸關係是政府的基本課題,政府是否也該正視一下。

目前臺灣經濟呈現兩極化發展製造業方面,如臺積電半導體行業,接單滿載,股價也是屢屢創高,但金屬紡織製鞋傳產訂單都不見了,無薪假人數持續衝高,只依賴一個護國神山,絕非經濟發展的常態

整體看來,由於全球景氣趨緩及美中對抗情勢升高,去年我國製造業上市公司營收及獲利大幅減少,營收年減2.8%,稅後淨利1兆2298億元,較2018年減少19.8%,傳統產業營收減少減幅尤大。今年又碰上疫情,企業界日子更是不好過。

對臺灣企業來說,大陸美國都是同樣重要的市場美國市場要,大陸既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對許多產業界而言,沒有能力擇一,然而兩岸關係緊張、美中對抗的大環境下,臺灣企業由原來的「左右逢源」變成「左右爲難」。

經濟是臺灣命脈國際經貿外交也是講求實力,沒有經濟,臺灣是不是還能成爲美國最佳的盟友答案相信政府也清楚。如今企業界對兩岸經貿政策,不敢有太多積極型建言,卑微的喊出和諧的兩岸關係,是否號稱謙卑的政府也該放下身段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