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琵現蹤成龍溼地 爭列保護區

黑面琵鷺頻頻現身雲林口湖成龍溼地,地方盼打造黑面琵鷺保護區。(觀樹教育基金會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溼地去年7月列爲國家重要溼地,爲了永續保護雲林海岸生態地景,雲林縣政府今年10月完成《成龍重要溼地保育利用計劃草案》,地方民衆認爲近幾年黑面琵鷺頻頻現身成龍溼地,本月初記錄數量即達48只,建議列爲黑面琵鷺保護區。

雲林縣政府針對成龍溼地列爲國家重要溼地,1年多來採納各方意見,上個月28日上網公開展覽《成龍重要溼地保育利用計劃草案》1個月,希望藉由廣徵民意讓計劃更爲完善。

吸引118種鳥類棲息

計劃草案指出,成龍溼地自2009年起,由林務局以「生態休耕」方式保留溼地,並與觀樹教育基金會展開「成龍溼地社區學習參與計劃」,每年舉辦「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邀請國際藝術家居民共同創作,成爲地層下陷區域劣勢翻轉爲優勢首例

觀樹教育基金會主任郭淑貞表示,成龍溼地原爲農田,因地層下陷與颱風侵襲泡在海水中成爲廢耕地,經過11年經營,已成爲臺灣西南沿海重要的生態熱點,吸引黑面琵鷺等118種鳥類棲息,本月初記錄到黑面琵鷺的數量達48只。

數量明顯呈倍數成長

根據黑面琵鷺保育學會資料顯示,成龍溼地在2014年1月18日第1次記錄到3只黑面琵鷺,2018年1月17日有高達59只的紀錄,其數量明顯以倍數成長。

社區居民說,林務局爲了持續保育成龍溼地周邊重要候鳥棲息地,去年決定擴大「生態休耕」承租面積,希望藉此吸引更多黑面琵鷺造訪,在雲林沿海打造一處黑面琵鷺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