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窮的人怎麼年入100萬?

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是努力,還有自我感動!

外賣小哥風雨無阻摔倒了連傷口都來不及處理

照樣爬起來送餐

他們不努力嗎?

環衛工人起早貪黑

口渴了連瓶水都捨不得買

他們不努力嗎?

我的父親是一名農民

爲了讓我和姐上大學,賣蜂窩煤、販賣水果、養豬、種地。

腰都被壓彎了。

他不努力嗎?

財富是對認知的補償,而不是對勤勞的獎賞。

我從小農村出身,幹農活一把好手;畢業後做程序員,10年社畜到副總;現在創業4年+。

經歷過3個完全不同階層。

就想告訴大家一句實話,大部分人努力幾乎沒用!

除了能讓產生我在拼搏、改變命運的錯覺以外。

沒有任何意義。

絕大部分人,不是缺努力,而是缺認知!

如果說腦子沒有明智,選擇方向是錯的,越是他媽的努力,越是失敗的徹底!

要想掙錢,先改造腦子。

大部分接受的教育是什麼?

就是上班和追求穩定,每天聽他們灌輸的,自然就會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絕大部分人就是上班、打工。

太守規矩的人,賺錢反而很難。

怎麼改造認知呢?

不甘現狀,敢於折騰,不怕輸!

這些年,我看到的創業者,能年入百萬甚至千萬的,無一例外都有這樣的特點!

而財富都在隱秘之間。

在每一個平臺、每一個超級產品、每一次風口即將起來的時候,都會產生無數個機遇。

最早抓住這些機遇的人都賺到錢了。

比如最早淘寶的,最早做公衆號的,最早做抖音的,最早做小紅書的,包括最早嘗試AI+的等等。

我們窮人!

最不應該懼怕的是變化,而是要想辦法擁抱每一次變化,沒有變化哪有我們的機會。

而大的變化就有大的機遇,小的變化有小的機遇。那麼什麼人能抓住這些機遇(魚)呢?

就是那些已經在河裡面的那些人!

你說等機會來了,再怎麼怎麼着,那肯定和你沒啥關係。

當機遇來臨的時候,你是否做好了準備,你的能力是否配得上,就是有人想要拉你,你也得夠得上呀!

你得提前做準備。

鏈接你身邊,你能接觸到的最牛的人,然後跟着他去學習。

有些人會看超級企業家如何規劃人生,這和你有毛錢關係呀,你能有他們的資源和背景嗎?

抓住你能夠得着的,比你高一個層級的即可,距離太遠,很難有參考意義。

再來說賺100萬的邏輯。

普通人想通過上班年入100萬,幾乎不可能,那只是頂尖人才+機遇才能碰上的。

那隻能在上班之外找機會。

跟着你能夠得着的那個人做項目,不一定是身邊的人,也可以是網上你很認可的大佬。

付費跟着他學習。

不要想着一下子賺100萬。

先把項目跑通,在互聯網上賺到第 1 塊錢,證明這個項目可行性,也能驗證自己是否能幹得來。

再繼續努力賺到工作之外,第一個10000元!

這個時候就不一樣了。

我見過很多人,做項目之前猶猶豫豫的,但只要在網上賺到第一個10000元后,狀態完全就變了。

自信+執行力拉滿!

賺100萬的邏輯就是,把賺10萬的項目複製10遍;賺10萬的邏輯就是把賺1萬的項目複製10遍。

是不是看起來很簡單?

你去複製的時候,一定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問題,抗過去了你就能年入百萬,扛不過去就只是個副業。

比如項目的可複製性,資源的批量擴張,比如如何和外部合作,比如人員的管理等等。

一個一個爬過去,你的能力+認知就不一樣了。

能力差、認知差,起點差,都不是問題!

最重要的是要讓自己,保持迭代的速度去成長,在思維、性格和知識技巧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沒人可以請,沒錢可以借,不懂可以外包,限制可以規避,敵人可以和好,對手可以買通。

但,就是不能說自己不行!

給大家介紹一下我。

2006年上大一,基於兄弟信任誤入傳銷組織,體驗了什麼是人性。

大學專業是數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在比亞迪/富士康流水線混過半年,後來不甘心,通過培訓機構走入了程序員這個行當。

從西安到北京,用了10年時間,將自己的工資漲了20倍;北漂6年,從程序員到研發副總,管理人員100+;並在 業 餘時間, 將副業收入超過主業2倍,2019年成爲自由職業者。

2020年回到西安,創建一家小公司,成爲一名創業者,目前創業4年+,已經換了 3 次辦公室,還在熱血創業中...

具體人生經歷見這兩篇文章:和

希望有一天可以賺很多的錢,去幹夠風騷有意義的事情!

歡迎大家加我微信,我會在朋友圈更新日常思考,分享一下創業感悟和經歷,可以圍觀朋友圈,但不閒聊。

(加我微信,送一份精華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