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傳破產 深陷流動性危機

恆大集團債務危機恆大集團今年各月銷售表現 上百名「苦主」包圍恆大深圳總部討債(右圖),甚至有投資人激動得不支倒地(上圖)。圖/路透

深陷流動性危機的大陸房地產業巨頭恆大集團,在「金九銀十」的房產銷售高峰期,跌落谷底,集團公告9月份房產銷售將大幅下滑,對集團現金流及流動性造成巨大壓力。當日恆大系股價暴跌,其中恆大汽車更重挫24.66%,並拖累香港恆指大跌逾300點。

綜合陸港媒體報導,由許家印創辦、過去在房市呼風喚雨的恆大集團,如今身陷人民幣(下同)逾2兆元的債坑,命運風雨飄搖。2021年以來,恆大銷售逐月下滑,8月銷售額僅有380億元,年減達26%。日前網路上突然傳出恆大即將宣佈破產重組的消息,引發市場震動與投資人驚慌。

13日中午,逾100名擔心血本無歸的投資人擠在恆大深圳總部大廳,要求償還貸款和兌付金融產品。信心崩盤的抗議者表示,恆大聲稱還款需要2年時間,但他們擔心恆大今年底就會破產。

中國恆大先於13日晚間發表聲明否認傳言,但坦承確實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恆大14日上午再發公告表示,集團6~8月的銷售呈現下滑,9月通常是大陸房產銷售高峰,但近期對恆大的負面新聞已經嚴重影響購房者信心,預計9月銷售將持續大幅下降,導致應收回款持續惡化,進一步對現金流及流動性造成巨大壓力。

恆大兩起公告迅速衝擊港股市場,恆大系多檔個股14日暴跌。中國恆大收跌11.87%報2.97港元,創2014年12月以來新低,今年累跌79%。恆大物業14日收跌12%,今年累跌53.4%。被市場譏爲圈錢後卻造不出一輛車的恆大汽車,14日收跌24.66%,今年累跌87.3%。

爲解決債務,恆大近期頻頻脫手旗下資產變現自救,甚至不惜降價以售。8月下旬傳出,中國恆大擬出售香港總部「中國恆大中心」大樓給大陸房產巨頭越秀集團,但價格從156億港元砍到105億港元。

但對於恆大的償債能力,市場機構始終憂慮。標普今年7月份將恆大信用評等降級之後,多家機構陸續跟進,9月上旬穆迪、惠譽、中誠信再調降恆大信評,穆迪且是第三次調降,並稱「在違約的情況下,恆大債權人獲得賠償的前景不佳」,令市場對恆大債務問題備感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