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衝擊 陸集運期調控今升級

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爲了防控風險、替市場投機情緒降溫,從12月25日起升級調控手段,將集運指數(歐線)部分期貨的交易手續費上調爲成交金額的萬分之6。圖/美聯社

近兩月中國沿海散貨運價指數(CBFI)走勢

紅海航道風險升溫、運價激增的背景下,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爲了防控風險、替市場投機情緒降溫,從12月25日起升級調控手段,將集運指數(歐線)部分期貨的交易手續費上調爲成交金額的萬分之6,日內平倉交易手續費上調爲萬分之12,以防堵市場炒作風氣。

大陸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今年8月18日才上市,但近期遇到紅海事件影響,市場波動、風險大幅增加。以12月22日來說,主力期貨EC2404合約飆漲14.99%。當日盤後,該中心宣佈加碼調控措施,將從12月25日起,上調EC2404等五個期貨的合約交易手續費。同時,將EC2404合約日內最大開倉數量減少至200手,其餘合約爲500手。

中國證券報24日報導,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負責人表示,此次採取的措施,是根據市場運行情況做出的防範交易風險、降低市場熱度、促進產品長期健康發展的必要舉措。

據悉,針對在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帳戶日內開倉交易量超限交易者,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已公佈19次採取限制開倉監管措施公告,並約談上述帳戶客戶。

新湖期貨研究所副所長、宏觀金融研發總監李明玉表示,調整保證金率、漲跌停板幅度和手續費是常規調控工具。提高保證金可增加交易者持倉成本,調高漲跌停板幅度有利市場自發調價,上調當日平倉手續費標準則是爲增加交易者交易成本,此舉旨在明確降低市場熱度。

中糧期貨航運研究員塔林夫表示,從目前的保證金、手續費及持倉限額來看,要求都遠高於上市初期,交易者的交易成本、持倉成本都將大幅增加。他指出,紅海事件是否持續對運力運價產生影響,仍有極大不確定性。

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最新數據,12月22日大陸沿海(散貨)綜合運價指數報收1,187.71點,較上週上漲2.2%。儘管漲幅相較前一週的6.5%略有下降,但整體運價指數仍顯著上揚。

現貨市場上,A股北方國際集裝箱運價指數(TCI)天津-歐洲基本港,由12月15日的每TEU(20呎標準櫃)941美元,12月21日已上漲至1,280美元,六天漲幅超過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