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師吹哨子平臺 月底上路

花花班(護理界對畸形班表的稱呼)現仍在部分醫院間出現,臺灣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盧孳豔指出,很多輪班的護理師,小夜班(下午16時到凌晨24時)上完,下一班可能是早上8點的白天班,扣除掉15~30分鐘的交班、來回通勤和梳洗時間,能休息睡覺的時間根本沒剩幾小時,在精神不濟的狀況下,除了通勤時易發生意外,上班也可能因此給錯藥、打錯針。

衛福部照護司司長蔡淑鳳說,就算在新版《勞基法》上路後,也只有在天災、意外、緊急狀況等3大不可預期的狀況時,纔可透過協商、把輪班間隔由11縮至8小時,且這3個條件都是客觀、公開透明的資訊,「非院方說的算」;她補充,曾有資方提出希望將「過年期間」等狀況納入,但被衛福部拒絕,認爲這種屬於「可預期」的狀況,沒理由需要縮短護理人員的輪班間隔時間。

爲保障護理人員權益,衛福部正規畫建置「護理人員排班抱怨通報平臺」,雖然新版《勞基法》是在3月1日上路,但該平臺預計在1月底便啓動。蔡淑鳳轉述衛福部長陳時中指示,要全力保障吹哨者的隱私,所以該平臺將採不署名的方式,只要提供具體事實,衛福部將偕同地方勞工局進行無預警稽查,若發現確實違法,除了會依《勞基法》開罰,同時也會列爲未來醫院評鑑時的參考。

蔡淑鳳說,除了無預警稽查,爲保護隱私,稽查時不會只查吹哨者的部門,就算資方真的神通廣大,找到吹哨者並進行報復,護理人員也可向衛福部申訴。陳時中也交待,要儘快將該平臺的資訊通知各醫院、基層的護理人員,讓他們知道這救濟管道,也會透過通知各醫療院所,要求他們自制來降低違法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