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廠背地裡招的都是什麼人?

揭秘:互聯網大廠招的都是什麼人?(來源:本站教育

某種程度上說,填志願這件事,比高考還難。

一年一度的高考志願填報季正在進行中。你也許已經聽過各種專家媒體介紹志願填報的技巧,但很少有人敢“倒着推”——

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蒐集了北京地區某互聯網大廠超過1000名員工當年在大學的所學專業,並根據崗位職能區別進行分類統計,無論你是文科或是理科,這份統計結果一定會給你很大的啓發!出於隱私保護,我們這份數據只統計了院校和專業,不包括任何員工的名字,當然更不包括薪酬信息……

如各位所知,任何統計的樣本都有其侷限性,不同互聯網公司行業定位與核心業務也有所不同,即便這份名單也未必能代表整個互聯網行業的人才生態,這次的統計仍然因爲“完全真實”而有它的借鑑意義。

接下來我們進入正題。

首先,除比較特殊的“軍事學”之外,中國的高校共有12大學科門類,按編號順序依次是: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學。另外每個大類之下再設若干個一級學科,如大家所知,這12個大類的招生數量懸殊非常大,如果以學科本身的文理性質來劃分,是“8文4理”的結構——

人文學科: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

自然學科:理學、工學、農學、醫學

我們這次的統計也將按照這些學科大類來做劃分。考慮到相當多的專業可被授予不同大類的學位(比如“管理科學”專業可被授予管理學或理學學士學位),我們的統計只基於該專業原始的歸類。

另外,我們選取的這家企業,按照崗位的不同被劃分爲7個工種技術類、設計類、產品類、內容運營類、市場類、銷售類、職能類。

所以,以下統計結果是探討企業不同工種與所學專業之間的匹配度問題。

(注:我們蒐集到的專業以員工的最高學歷爲準,某些員工研究生專業與本科專業相差較大的案例,本身就證明了對自身發展方向的重新思考和修正;另外,本科以下學歷員工以及非大陸院校畢業的員工未被統計在內)

技術類:專業匹配度90.5%

我們先來看看理科生們最關心的技術崗位。如果以理工科出身作爲對技術崗位的匹配標準,那麼這裡的匹配度高達90.5%,而這也符合大家對理工科專業的就業預期。

工學的所有專業中,與互聯網最爲匹配的自然是計算機類專業,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軟件工程”這兩大專業的人數就佔到了技術類工學專業的67.5%。此外,電子信息類專業也是未來走向互聯網技術崗位的熱門選擇,如“電子與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

那麼如果工學專業錄取難度較大,我們還有什麼選擇呢?這裡介紹三個“取巧”路徑

1、理學專業裡,請重點關注兩個專業:數學類的“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以及統計學類的“統計學”專業。根據我們對該企業的統計,這兩個專業的入職比例相當可觀。

2、管理學專業裡,“管理科學與工程類”的“信息管理信息系統”值得重點關注。單算管理學類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從人數上看是和技術崗位最匹配的專業。

3、絕大多數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所有技術崗位中,竟然有7人是教育學專業……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教育學類”中有一個專業叫做“教育技術學”,這個專業除了管理學學位,還可能被授予理學或工學學位,所以如果你特別想走技術崗的路線,又怕不夠其他熱門專業的分數線,那麼“教育技術學”或許是個性價比很高的選擇。

當然在這次統計裡,技術崗員工裡專業弱相關甚至幾乎不相關的例子也有,比如廣告學和臨牀醫學等專業。

設計類:專業匹配度92.2%

可能家長和孩子還沒有意識到,至少在互聯網這個就業前景廣闊的行業裡,設計類崗位是當下非常吃香、人才需求量極大的一個工種。而設計類崗位和技術類崗位很類似的一點是,專業匹配度相當高,達到92.2%。

藝術學類中有一個重要分支叫做“設計學類”,其中“藝術設計學”、“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等專業都和目前互聯網的需求相當匹配,而像“戲劇影視學類”中的“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和“動畫”專業,也完全可以和互聯網企業無縫銜接。

這裡需要做一個小小的甄別:設計學類裡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和計算機類裡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一字之差,所學內容卻是文科和理科的區別,當然如果你有志於從事互聯網行業,這兩個專業也基本能做到殊途同歸。

設計類崗位仍然也出現了少數的例外,比如經濟學類的金融學,工學類的自動化、信息工程等等。

產品類:專業匹配度???

從產品類崗位開始,互聯網大廠五花八門的選材特徵就開始顯現了,我們甚至很難準確定義產品崗位應該對口理科專業還是文科專業。

單從統計結果看,理工科專業的人數稍稍佔優,但文科學生也有很大的機會

具體到專業上,計算機專業在產品崗位仍然是理工類的主流,另外我們在此前重點提過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和“統計學”這些專業,也仍然有入圍。

再看文科這邊,最容易想到的匹配專業自然是“新聞傳播學類”,另外向來門檻較高的經濟學專業也出現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數學”的代表。

比較有意思的是在藝術學專業中,“播音與主持藝術”和“廣播電視編導”這兩個專業開始出現,當然細想起來一點也不出奇,這兩個專業的特質對某些特定類型的產品來說,甚至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一個專業未來的就業可能性,遠不是專業名稱上的那幾個關鍵詞所能概括的。

市場類:專業匹配度???

先給家長學生們解釋一下市場類和銷售類的區別:一句話概括就是,市場崗位負責拉近與用戶的心理距離,而銷售崗位負責拉近與用戶的物理距離,前者務虛,後者務實。

如果是規模較小的公司,通常市場和銷售崗位不會有明確的區分,但在互聯網大廠,這兩個崗位的專業分佈還是有明顯區別。

市場類當中,管理學和文學專業就佔了將近一半,其中管理學常見的“工商管理”專業匹配度最高,其他還包括了人力資源管理、酒店管理、旅遊管理、電子商務等等;文學類方面,除了新聞與傳播學類,英語專業包括小語種專業開始出現,說明在市場類崗位上,細分方向很重要。

有意思的是,在不太相關的專業中,“統計學”、“教育技術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等幾個出鏡率很高的專業又出現了。

銷售類:專業匹配度???

與市場崗位類似的,銷售崗位也是管理學和文學專業的人數最多。管理學專業方面,根據入圍人數比較熱門的專業還是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等,此外我們再三提到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也有大量實例。文學類方面,廣告學專業佔到半數,另外英語和小語種專業也是銷售類的熱門。

不過銷售崗位也和市場崗位存在顯著不同:

經濟學專業中,“國際經濟與貿易”非常熱,單從專業人數分佈來說相當密集;

銷售崗位中,18%的員工是工學專業背景,這其中包括將近20種你聽過或沒聽過的工科專業;

銷售崗位出現法學專業人才,其中“社會學類”的“社會工作”專業是主要需求所在;

銷售崗位還有2人是醫學專業(分別是護理和臨牀醫學),另外在藝術學專業中,出現了導演和表演專業出身的銷售人員……

再另外,銷售崗位貢獻了全公司唯一一位農學專業的員工(水產專業)。

最後必須提醒家長和學生的是,在公司的市場崗和銷售崗人員中,理學專業人數很少,但其中有一半是“統計學”專業!大數據時代,統計學似乎在各行各業都有用武之地,所以各位學生家長不妨重點留心這個專業。

職能類:專業匹配度???

職能類崗位,是指公司中具有計劃、組織和協調能力的崗位,如行政、人事、財務、文秘等等。

職能崗員工當中,管理學專業是比較對口的專業,大家很容易能想到的,包括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

其餘專業分佈則相當均勻。儘管職能崗位總人數最少,此前提到的“統計學”和“播音與主持藝術”還是出現了代表,填報志願的同學可以多加研究。

內容運營類:專業匹配度???

在內容崗位中,歷史學類和哲學類終於出現,加上此前銷售類的農學獨苗,12大學科門類已經全部集齊。

在內容類崗位中,各學科類佔比情況如下:文學類44.8%,工學類17.3%,藝術學類14.8%,管理學類11.7%,法學類3.6%,經濟學類3.3%,教育學類1.6%,理學類1.6%,歷史學類0.6%,醫學類0.2%,哲學類0.2%。

如果從最狹義的角度去談內容崗位的匹配度,那麼文學類專業是最匹配的,其中新聞傳播學類的幾個專業佔了絕大多數,其餘則主要是英語和漢語言文學專業,以及少量的小語種。

然而最大放異彩的是內容崗位的工科員工,除了比較常見的計算機相關專業,我們還統計出了一大批有意思的工科專業,包括但不限於:本科專業輪機工程、汽車服務工程、寶石及材料工藝學、葡萄與葡萄酒工程,研究生專業發酵工程、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等等。這幾乎等於說,無論你大學期間學的是任何工科專業,如果未來想“棄工從文”,互聯網公司的內容崗位總會給你展示自己的機會。

藝術學類是內容崗位的第三大出產地,從分佈人數看,有以下幾個熱門專業可供參考: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戲劇影視文學,數字媒體藝術,動畫,攝影。

管理學類方面,一個也許是巧合的現象是,會計專業竟然成爲內容崗位的第一熱門,而這個專業在前面的崗位中幾乎沒有出現過。其餘則是常見的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專業。

當然因爲內容崗位總人數較多,一些在其他崗位不常見但非常熱門的專業在內容崗位中佔比較大,比如法學類的法學專業,經濟學類的金融專業,這也證明不同的內容生產領域,始終需要該領域的相關人才,這批專業相比純粹的新聞傳播類專業,等於多了一條明顯的就業路徑。

整體來看,這家企業的7種職能崗位,只有技術類和設計類可以大致算出專業匹配度,其餘5種崗位則幾乎無法計算。

如果你一定想知道這家公司總體的“專業與崗位匹配度”,那麼根據肯定不是特別科學的計算,這個比例是59.5%,然而如果剔除匹配度較高的技術類和設計類(分別是90.5%和92.2%),其餘5種崗位的匹配度只有45.5%。

如果要統計最熱門專業,計算機專業仍然是毫無懸念的第一名,但這也只佔到總人數的12.7%而已,而像我們挖掘出的“統計學”、“播音與主持藝術”等非熱門專業,反而在這份名單中格外令人矚目。

通過這個統計結果我們可以這樣總結:如果你現在不知道怎麼填志願,不妨想想今後想從事什麼類型的工作。

仍然以互聯網公司需要的崗位爲例,如果你的興趣是技術類和設計類工作,那麼相應的理工類和藝術類專業就是不二之選,所謂越匹配越好;如果你想做的是內容運營或是產品、市場等工作,那麼請大膽選一個你最喜歡的專業吧,因爲無論這個專業聽上去有多奇葩,至少互聯網公司會給你展示自己的機會。

所以各位家長和學生朋友們,看過這份實打實的專業匹配度名單,填報志願的焦慮是不是減輕了一些呢?關於孩子未來的就業方向,是不是有了新的想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說說你對哪些專業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