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券商競逐數字貨幣“新戰場”

近年來,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資產交易活躍交易所經紀商“瞄準”了業務手續費

日前,有消息稱,富途控股和老虎證券兩家公司在上個月的業績電話會議上披露,它們正在新加坡美國申請允許當地客戶交易數字貨幣的牌照

消息是真是假?老虎證券方面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富途控股有關人士僅對記者回應稱,此爲富途海外主體業務,同時開展業務也只針對海外客戶。

這對中資券商“走出去”開拓相關業務有何啓發?

有業內人士認爲,監管風險下,這對中資券商走出去並不構成明顯機會。也有專家告訴記者,券商機構作爲中介機構,是通過提供經紀業務獲取佣金,應該支持其在境外合法合理開展數字貨幣領域相關業務。

已有券商申請牌照

媒體報道,富途控股、老虎證券兩家互聯網券商在今年5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披露,他們正在新加坡和美國申請許可,允許當地客戶交易數字貨幣。

老虎證券方面向《國際金融報》記者確認消息屬實,“目前,我們確實在申請美國、新加坡等國家相關牌照,希望能夠上線數字貨幣交易以滿足用戶的多樣化投資需求。”

老虎證券方面進一步迴應表示,“數字貨幣還是新生事物,我們會在嚴格遵守各國監管政策和法規的前提下開展這項業務,如有具體進展時我們將及時披露。我們將僅向海外客戶提供加密交易。”

此前,老虎證券首席執行官Tianhua Wu向媒體直言,客戶對加密貨幣非常感興趣,Coinbase的股票上市吸引了新用戶,但用戶對首次公開募股(IPO)的整體興趣比去年有所降溫

進軍加密貨幣領域有什麼計劃?與Coinbase交易所有何區別?《國際金融報》記者向富途控股方面提出上述問題,相關人士迴應稱,此爲富途海外主體業務,同時開展業務也只針對海外客戶。

富途控股一季報顯示,富途一季度淨增有資產客戶數27.3萬,中國香港、新加坡及其他海外客戶佔比超70%。

盯上手續費“肥肉

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交易的活躍度,關係到手續費的豐厚度。

今年4月14日,美國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登陸納斯達克,業內認爲這或將推動數字資產交易平臺行業下一個“合規化發展”階段,提高市場對數字資產認可度

根據Coinbase此前發佈的2021年第一季度財務業績預報,第一季度總收入約18億美元,約85.8%的收入來自客戶交易手續費;約3.5%的收入來自訂閱與服務收入,這部分收入主要是客戶支付的資產託管費用。截至一季度末,Coinbase平臺上在全球擁有5600萬用戶,平臺上的資產預估達2230億美元,佔加密資產市場份額達11.3%。

券商機構也盯上“這塊肥肉”。當前,已有券商涉足加密貨幣交易市場。2018年初,美國在線券商Robinhood在美國推出了比特幣和以太坊交易,5月初由於交易量波動性較大,Robinhood的交易App一度因此癱瘓。據悉,Robinhood已經允許用戶買入、賣出和保存加密貨幣,另外公司最近宣佈用戶也可以把加密貨幣轉移到其他的錢包工具中。2021年前兩個月,其加密貨幣業務平均每月新增300萬客戶,而2020年每個月新增的數字貨幣交易用戶爲20萬人。

此外,據報道,在計劃中斷三年後,高盛近期正在重新啓動其加密貨幣交易櫃檯,並計劃再次支持比特幣期貨交易。早在2017年末,高盛(Goldman Sachs)成爲華爾街第一家籌備提供加密貨幣相關產品的最大公司,計劃開設提供加密貨幣服務的平臺,但當時因爲監管問題而放棄。

對中資券商有何啓發

截至當前,除上述兩家中國互聯網券商機構,暫時沒有傳出其他中資券商“試水”加密貨幣交易業務的消息。就中國市場而言,監管層嚴打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爲,一直禁止金融機構、支付機構提供與虛擬幣交易相關的服務。

上述兩家券商進軍加密貨幣交易領域的動作,對於其他中資券商“走出去”有何啓發?

資深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直言,“進入加密貨幣交易市場,個人覺得監管風險是最大的風險,這對券商走出去並不構成明顯機會。”

“應該支持券商在境外合法合理開展數字貨幣領域相關業務。”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爲中介機構,券商關注點在於證券交易的成交量,通過經紀業務收取佣金,與數字貨幣自身價格波動沒有關係。因此,只要符合當地法律,券商承接境外市場客戶的數字貨幣交易的金融需求,這是很合理的。

與此同時,盤和林指出,券商在跨國經營中會面臨跨區域監管及合規問題,跨區域合規是一項挑戰,券商需要處理好。

另外,盤和林建議,在中國金融開放的大背景,中資券商可以嘗試“走出去”,去交易密集、交投活躍的領域承攬經紀業務,不侷限於數字貨幣。如今,中資券商面臨同質化競爭的問題,出海多元化發展是不錯的選擇。

在中國金融開放的大背景,中資券商可以嘗試‘走出去’,去交易密集、交投活躍的領域承攬經紀業務,不侷限於數字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