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博園區當自家菜園 大媽遊客滿載而歸

李先生目擊2位大媽遊客直入樹林雙手左右開弓摘採野菜。(讀者提供)

花博兼挽菜!大媽遊客顯然有備而來,塑膠袋內迅速摘滿野菜。(讀者提供)

植物末端有明顯折斷痕跡新芽嫩葉都被摘光。(王文吉攝)

野外常見的龍葵,屬於可食用植物,綠色漿果成熟後會轉爲紫黑色。(王文吉攝)

通往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的小徑旁,有多株野生的龍葵。(王文吉攝)

專家建議遊客不要任意摘採野菜,以免認錯誤食造成中毒。(王文吉攝)

通往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的小徑旁,有多株龍葵。(王文吉攝)

花博園區可以當自家菜園嗎?潭子李先生日前到外埔園區參觀,目擊婦人拿塑膠袋摘菜孩子看到錯誤示範,李先生趕緊機會教育,並大嘆公德心有待加強。外埔園區園長蔡勇勝表示,自然生長的野菜「龍葵」位於廣義園區範圍內,若要禁採說不過去,但民衆錯認時有所聞,建議野外植物不要摘採食用,以免中毒。

潭子李先生表示,日前他帶孩子到花博外埔園區參觀,目擊婦人帶着塑膠袋去採菜,2人雙手左右開弓,採了一大包滿載而歸,這是花博園區就是你家菜園的概念嗎?兒子天真問「她們摘的是可以吃的嗎?」他不知怎麼回答,只能趕緊機會教育,大嘆遊客公德心有待加強。

記者前往現場查看,婦人摘菜處位於好農市集旁的雜木林內,通往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的小徑旁,確實有多株綠色植物開小花,還結了綠色及紫黑色漿果,植物末端有明顯折斷痕跡,新芽嫩葉都被摘光,摘菜的婦人顯然很識貨

蔡勇勝表示,會長出綠色、紫黑色漿果的植物,應是野外常見的龍葵,屬於可食用植物,該處屬於收費園區外的範圍,無法禁止民衆摘採野菜。但民衆認錯野菇姑婆芋等野菜時有所聞,建議遊客純觀賞就好,不要任意摘採,以免認錯誤食造成中毒。

蔡勇勝也說,該園區內種植多種茄科瓜果類及葉菜類等可食地景開園至今陸續成熟,爲避免浪費,採收後,一般送給工作人員志工,不過禁止民衆自行摘採,以免破壞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