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換主角了!投資公司的資產如今2倍於銀行

資產管理巨頭正在崛起,華爾街傳統銀行退居二線。

有媒體報道指出,大型投資公司如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集團(Franklin Templeton Investments)、貝萊德(BlackRock)和KKR集團(Kohlberg Kravis Roberts)等正在擴展業務領域,使得銀行逐漸邊緣化。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估計,傳統資產管理公司、私募基金經理和對衝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43.5萬億美元,幾乎是銀行23萬億美元資產的兩倍,對美國經濟的資金流向擁有越來越大的控制力。

其中最大的四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貝萊德、富達投資(Fidelity)、道富銀行(State Street)和先鋒集團(Vanguard)旗下管理資產規模約爲26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全年的經濟產出。

一個更爲顯著的現象是,近年來,私募股權行業創造了最多的億萬富翁。

本月《福布斯》雜誌發佈的美國億萬富翁名單中,私募股權基金經理佔據了41個席位,位居所有職業之首,佔所有美國億萬富翁的5.5%,幾乎是10年前3%佔比的兩倍。

資管公司們如何崛起?

據悉,資產管理公司正在通過提供新型金融產品和服務來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其中更以私募投資爲首。包括阿波羅全球管理( Apollo Management)和黑石集團在內的公司正向機構投資者和日益增長的中產階級投資者羣體推出私募信貸基金。

數據顯示,私募股權和債務基金資產在過去四年中翻了一番,達到近6萬億美元,遠遠超過公募基金31%的增長率。

另一方面,資管公司正在取代銀行成爲最吸引美國企業和個人資金的“錢袋子”。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新的監管環境推動資產管理公司崛起,而銀行的投資和貸款能力則相應受限。並且,受益於此後近十年的低利率,管理基金吸納了比儲蓄賬戶和國債更多的資金。

不過,同時有分析指出,儘管資產管理公司的規模和影響力不斷增長,但其較低的服務費率使其盈利能力面臨挑戰。

資產管理行業的迅速擴張也引發了監管層面的關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8月份批准了針對私募基金的新規則,要求更多的投資者披露信息,並禁止其與機構客戶的內幕交易。

基金經理們向媒體表示,儘管擴張的速度和規模令人矚目,但目前該行業仍處於初期階段。

畢竟,無論如何,一個確切的好消息就是行業的迅速擴張正在爲他們帶來巨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