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地震餘震逾300次 文化部持續清查文化資產受損情形

針對國定古蹟蘆洲李宅第三進屋頂災損部分,文資局於現勘時請蘆洲李宅文教基金會先以防水布覆蓋保護。(文化部文資局提供)

花蓮近海3日發生規模7.2地震,至今已發生有感餘震逾300次,文化部表示持續請全國分區專業服務團隊及各縣市清查回報。截至4日上午,累積各地文化資產災損計59處,包含13處國定古蹟、17處縣市定古蹟、27處歷史建築、1處文化景觀、1處聚落建築羣。文化部長史哲表示,將於最短時間內完成現勘,並以專案經費挹注加速復原。

文化部說明,59處災損中,震央花蓮縣包含縣定古蹟「吉安慶修院」、歷史建築「花蓮舊酒廠」(花蓮文創園區)等計4處縣定古蹟、9處歷史建築及1處聚落建築羣受損;鄰近的臺東縣則有歷史建築「萬安磚窯」等2處歷史建築災損情形。

其他各地另有新北市國定古蹟「蘆洲李宅」第三進屋頂馬背倒塌,造成屋頂瓦片部分損壞,以及室內牆面與屋頂交接處產生裂縫;國定古蹟「林本源園邸」三落大厝第二進前步口地坪下陷斷裂,各空間木棟架有裂縫產生,以及園邸花園外部牆壁開裂等。

分析各地文資災損情形,其中以牆體地坪裂損情形最多計有19處,其次爲裝飾構件表面材脫落有15處、屋頂屋瓦位移損壞有9處、既有裂縫擴大有7處、附屬設施(圍牆、水塔、電梯等)受損計6處,以及砌體構造損壞計有3處。

文化部強調,將請文資局於最短時間內,完成文資災損點現勘,協助提出修復計劃及所需修復經費,文化部將以專案方式挹注經費,加速復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