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置地,組織架構大調整!

近日,據消息稱,華潤置地近日召開了一個小範圍會議,正式公佈了組織架構調整方案。

據知情人士稱,本次調整除了組織架構大變革外,還涉及衆多地區公司負責人的輪動,計劃2月底全部落實到位。目前,已明確的組織調整內容,包括:

原有7個大區,重組爲5個大區,原有28個地區公司,重組爲20個地區公司;

原華北大區與原東北大區合併,成立新的北方大區;

取消華中大區;

原華中大區的武漢公司、長沙公司劃歸原華西大區,更名爲中西部大區;

原華中大區的鄭州公司,劃歸北方大區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據消息稱,本次調整最大的變化就是大區職能的合併精簡,由原來的七個大區、28個片區公司,合併爲五個大區、20個片區公司。另一方面,城市公司也做出了較大的調整,部分城市合併成片區公司。

重組之後,華潤置地將形成華東、華南、深圳、北方、中西部五個大區,旗下部分地區公司也將進行整合,相關人員也會進行調整。未來大區總經理主要承擔業務督導職責,片區直接向總部彙報。

這兩年房企的組織架構調整非常頻繁,其中既有由於戰略收縮而進行的合併優化,也有出於組織提效而進行的簡化調整。將職能部門獨立成爲一家子公司的做法,也是司空見慣。

組織調整是服務於戰略調整的。當前,降本提效是房企普遍的訴求,成立子公司的目的之一也是解決職能重複、實現資源共享、打破組織壁壘,從而實現降本提效。

從各房企的優化可看出,架構上精簡是主旨,降本增效,組織扁平化成爲趨勢。內容上經營是重點,重視一線,保銷售保交付。

據悉,在2024年新年獻詞中,華潤置地董事會主席李欣甚至提出,新的一年,經營業績要再精進。行業處於谷底之際,有的企業緊衣縮食,有的企業則嗅到了機遇。

據克而瑞數據顯示,華潤置地憑藉多元化綜合發展優勢,抵禦行業週期,展現出企業發展韌性,業績實現穩步增長,全國排名提升:以3070.3億元的銷售額衝上全口徑榜單第4位。同時以2179.2億元位居權益榜第四、2809.4億元位居流量榜第5位。

在業績提升的背後,離不開華潤置地城市佈局策略的調整,近幾年,華潤置地重點圍繞大灣區、京津冀、長三角三大城市都市圈,聚焦佈局高能城市。南京是其重點投資城市之一,2022年開始發力,實現業績跨越式增長,在2022年三大口徑全部位列南京房企前十;2023年業績穩步提升,以81.58億元、84.51億元分別位列流量金額榜、權益金額榜第五位,同時以108.63億元位列全口徑金額榜第6位。

其實早在2021年,華潤置地就在內部小範圍發佈《關於華潤置地開發系統管理架構的通知》,通過管理架構、組織人事、薪酬激勵變革三個方面入手,聚焦解決機構臃腫、職能重疊、效能不足等組織管控痛點。將大區定位從原有“大區做強”調整爲“大區做精”,對大區的職責和部門都進行了精簡。

2022年,華潤置地又開啓了新一輪的組織調整,將華東大區整合爲6大城市公司;並對華潤置地華東大區的管理人員也進行了調整, 部分城市總經理由於城市被合併,變成了項目公司總經理;華潤置地片區公司也縮減至32個,後續又陸續縮減至現在調整前的28個。

房地產行業已經由“黃金”時代步入了“黑鐵”時代,面對市場的巨大壓力,不管國央企還是民企,都從過往以槓桿驅動轉向和從資源驅動轉向逐步走向管理驅動。中國地產行業仍然處於精簡組織週期,市場的波動和變化則對房企專業能力提出了更多要求。營銷、產品、運營等能力提升對房企發展作用比過去佔到更高的權重。

而在應對行業風險時,很多企業就會做出一定的調整,包括架構的縮減、部門的優化、總部去中心化、授權回收、要求一崗多能團隊精英化等等。

華潤置地此次調整一方面是使組織架構更加適應企業最新發展戰略,另一方面也是提升管理效率,以更好地實現公司的戰略目標。信息來源:綜合自中國房地產報、克而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