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上架52臺 挨批:妾身未明、不三不四

華視入主52臺,圖爲華視總經理莊豐嘉(左)及突然現身桃園市長鄭文燦。(本報資料照)

NCC通過15家系統業者申請華視進駐52頻道,前立委陳學聖直言,華視如今最大問題是「妾身未明」,不知到底是公共還是民間商業電視臺,而且經營長期虧本建議政府先砸新臺幣20億元把民股買回來,再談下一步。傳播學者則認爲,如此情況勢必大幅增加人事開支,虧損恐擴大,擔憂最後可能仍是全民埋單。

陳學聖指出,華視兩年前曾精簡人事,不少資深員工丟了飯碗,當時他曾爲此在立法院開記者會,但時間走到今天,華視最大的問題是定位不明,當中還有民間股份,不知是公廣還是私人電視臺,「變得不三不四,不是公的、不是民的」,並且每年還虧損好幾個億的資本額

陳學聖認爲,華視當前最大問題已不只是人力不夠,如果政府有意讓華視好起來,併成功落腳52臺,甚至有企圖且決虧損問題,建議砸新臺幣20億元把民股買回來,然後把定位搞清楚,以後才能再來談發展

立委陳玉珍表示,NCC這次以「喝咖啡」的方式,直接使系統業者讓華視上架52臺,之前原本有意進駐52頻道的寰宇電視臺因此喪失機會,顯示NCC已非獨立機關。華視屬公廣集團經費來自政府補助,也就是人民納稅錢,NCC以個人意志讓華視落戶52臺,「手段完全赤裸裸,讓人很失望。」。

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賴祥蔚說,擔憂華視到了52臺,萬一後續營收無法追上大幅增加的人事等開支,可能會造成虧損擴大。一般民營媒體盈虧,是由股東董事概括承受,但華視體制特殊,萬一出現嚴重虧損,「現在的經營團隊會負責嗎?」會不會變成全民埋單,值得觀察。

擔任華視自律諮詢委員文大新聞系教授莊伯仲提到,希望華視管理階層能儘快擬定具體措施,排解相關問題與疑慮,化解外界對上架後的種種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