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擬修空污防制費率 環團批漲幅不足盼擴大管制

環團仍質疑空污費漲幅不足,且排放大戶的級距仍太寬鬆。(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林良齊臺北傳真)

環保署曾預告修正「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防制費收費費率」,因涉及調降非空污季空污費引發環團不滿,最後未能公告,環保署今年再次預告費率修正草案,但環團仍質疑空污費漲幅不足,且排放大戶的級距仍太寬鬆,環保署空保處處長蔡孟裕說,排放大戶級距約爲全國固定排放源的前0.5%、51家,但其排放已佔全臺空污的6成,至於費率會依空氣品質現況及未來改善情形等,做滾動式的思考。

地球公民基金會、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臺南社大環境小組與立法委員洪申翰今天召開記者會,批評與質疑空污費漲幅不足,污染大戶的級距太寬鬆,強調至少應將空污防制成本計入費率、擴大管制空污大戶、並針對部分有害污染物種再強化空污費率的調整,以促成廠商積極減排。

蔡孟裕表示,針對環團批評的氮氧化物(NOx)及硫氧化物(SOx)費率不夠高,主要爲考量此2類物質爲PM2.5前驅物,因此曾調整粒狀污染物空污費,較原先的排放增加3至4倍,且此次排放大戶及季節費率也都再增加。

至於排放大戶門檻遭質疑過低,蔡孟裕說,目前初步以全國事業中前0.5%、51家對象爲主,且以電力、煉油及汽電共生業爲主,並集中在中南部,因其排放佔全臺已達6成,至於是否要再下修門檻,會依空氣品質現況及未來改善情形來做滾動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