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重男輕女?調查:臺灣人「偏好生男」比例下降近4成

傳統社會重男輕女印象已漸漸被打破。(圖/達志示意圖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重男輕女」是臺灣傳統社會的刻板印象,雖然隨着時代的進步,男女平等和女性權力也越來越受重視,根據國民健康署分別於100年及104年對臺灣地區20縣市進行「對子女性別態度調查結果顯示,一般民衆「偏好男孩」的比率由100年10.1%下降至104年6.5%,而剛生育婦女由100年14.7%下降至8.4%。 該調查包含臺灣地區20縣市(不含金門縣連江縣),婦幼健康組組長陳妙心指出,調查對象除了一般民衆,剛生育後婦女也是重點之一,調查結果顯示,一般民衆及剛生育後婦女,均有9成贊成政府「禁止性別篩檢」政策; 一般民衆對子女性別沒有特別偏好的比率由100年71.1%上升至 104年74.9%,而剛生育後婦女由100年64.6%上升至104年73.6%,顯示重男輕女的觀念正在翻轉中。由於平等意識擡頭,臺灣也將每年10月11日爲臺灣女孩日。國健署指出,國內於100年禁止性別篩檢及性別選擇性人工流產,近年來第1、2胎性比例維持在1.06至1.09間,但第三胎性比則上升到至1.18以上。104年出生性比爲1.083,105年1至8月出生性比爲1.081,仍還是需要各界共同關心合作改善性別比。然而,依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性別失衡的原因包括出生數少、偏好男生及使用科技技術,導致許多父系社會傳統國家造成性別失衡,聯合過更建議各國依社會文化訂定全面政策干預。國健署也呼籲,除非醫療必要,不應進行胎兒性別篩選或性別選擇性墮胎;即使是人工生殖胚胎,除非基於醫學理由,也不應以任何形式揭露胎兒性別。★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