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珊珊拋臺北未來宅新概念 房租可轉頭期款換購地上權

無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主張興建「臺北未來宅」,藉由「以租轉購」概念,青年有望在長期承租後取得房屋地上權,過去所繳的租金則轉爲頭期款。(黃珊珊競選辦公室提供)。(黃珊珊競選辦公室提供)

爲加速都市更新,無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主張興建「臺北未來宅」,藉由「以租轉購」概念,青年有望在長期承租後取得房屋地上權,過去所繳的租金則轉爲頭期款,市府也將給予認購租戶獎勵,降低購屋負擔,期能營造青年友善環境,讓更多人在臺北市安居樂業。

黃珊珊說明,臺北未來宅作爲新型住宅空間共有3大主要功能,首先是可作爲「中繼住宅」,加速周邊地區都更進程,其次是兼具「社會住宅」功能,以公私協力方式,結合民間資源,以多元有效率的管道提供青年族羣可負擔的住宅,也能成爲推動青銀共居的「全齡住宅」,打造共融生活的全齡社區。

黃珊珊指出,市府可透過學校改建計劃,運用閒置空間規畫未來宅,並以財稅獎勵爲誘因,促使周邊的私有地主參與合建。未來宅落成後可先做爲中繼住宅,讓鄰近老舊房舍屋主入住,釋出的老舊住宅則整併成社會住宅或以包租代管的方式,提供青年族羣承租,而未來宅本身也可讓青年承租,並規畫設置長照與託嬰托幼的社福機構。

黃珊珊表示,臺北未來宅擁有永續、美學及安全的建築型態,也須具備地區再生、社區創生的功能,未來宅內也能創造準公共設施,提供醫療、休閒、購物、運動及教育等複合性功能,進而達到產業轉型,如社福機構帶動醫療服務或生技藥品等產業、以綠建築、田園城市等方式促進淨零碳排循環經濟,或以創新基地輔助青年就業。

不僅如此,臺北未來宅的理念還有「都更成果由全民共享」,她提及,市府可依據各區域條件差異及對臺北未來宅的需求程度,訂定不同容積額度,鼓勵公私合作以增加準公共設施或公共設施的供給,讓都更紅利由市民來共享。

她表示,爲使青年族羣安居置產,臺北未來宅有「以租轉購」的機制,承租人在給付租金一段期間後(如20年),且有社區參與和貢獻度,便有機會取得房屋地上權,過去所繳租金則轉爲頭期款,市政府也針對認購租戶給予購屋獎勵,降低購屋負擔。

若取得房屋地上權卻沒使用需求時,可由市府購回,使用者再轉爲承租模式,長者也可藉此獲得生活費,達到「以房養老」目標。

她強調,臺北未來宅將採公辦租售方式,以單一窗口進行買賣管理,以合理價格出租、出售及收回,不會有圖利個人或財團的問題,而臺北未來宅機制,將與現行社會住宅制度兩軌並行,不影響社宅當前的運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