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珊珊》我從來不是思考什麼「位子」 下一步要做這件事

黃珊珊》我從來不是思考什麼「位子」 下一步要做這件事(圖/愛傳媒提供)

【愛傳媒黃珊珊專欄】這一路走來,很不簡單對不對?我們在沒有大型政黨的奧援下,走出了自己的路,走出了屬於每一個人的自由選擇,11/26投票的那一刻,我們彷彿都生出了一雙翅膀,飛往未來。

當然,選舉的結果,不是我們所預期,但,還是邁出了一大步,什麼樣的一大步?34萬勇敢、自由的、偉大市民的票,不是基於藍綠,而是基於對未來政治環境的想望。

這是一場『自由選民』覺醒的戰役,我們大家的努力,已經讓三十四萬的臺北市民選擇做自己的主人,在各種壓力、恐懼與仇恨情緒操弄下,擺脫政黨的捆綁,自由地投下自己神聖的一票。

自由,來自於每一個人對『是非』的判斷,對就對、不對就不對,『是非對錯』不應該被政黨顏色所掩蓋,如果沒有了是非,政黨就是幫派,沒有了是非,怎麼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所以,下一步,我要做的是,繼續倡議『自由選民』的社會運動,繼續倡議『是非善惡、公平正義』是臺灣民主的核心價值。

臺灣要擺脫舊政治,擺脫政黨捆綁,人民纔有真正的自由,這是另一次改變政治文化的社會運動,『各位偉大市民,你不是藍的,也不是綠的,你是自由的!』自由選民運動,在每一個城市、每一個角落,我們要不斷地倡議,『是非善惡、公平正義』是這個社會最重要的道德標準,這一次,年輕人已經覺醒,現在,我們要更深入到每一個鄰里、每一個家戶。

我們已經改寫歷史。

美國有一首詩是這樣說的「我選擇一條人煙罕至的路,而這讓一切變得如此不同。」,剛開始,我周邊的人都跟我說,不打負面選戰的這條路,會走得很辛苦,的確,當各個政黨都在攻擊的時候,如果我也跟着罵、跟着噴口水,是不是比較好選?

這段時間,我可以很驕傲的告訴大家,我沒有操作過任何抹黑、抹黃的負面選舉,我沒有惡意攻訐,我沒有提出過任何跟市政無關、歪七扭八的事件,我所做的,是腳踏實地的提出政見、政策,一條一條具體的讓市民知道,未來臺北市的走向。

我大可運用民粹、我也大可用華而不實的大撒幣,來吸引市民的注意,但我沒有,因爲我堅持要讓臺北成爲選舉的典範,而不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在噴口水、潑髒水的惡性循環當中。我24年來都是如此,未來也不會因爲選票利益考量,就動搖我的意念。

這一路走來,我堅持正面選舉、給下一代更好的未來,事實證明,許多人都被我的堅持感動了,它們不是要這樣的政治環境,他們推着嬰兒車冒着大雨來挺我,不是希望我一起罵,而是希望我能改變非藍即綠、惡意的選舉文化,因此,漸漸的,這條路不是人煙罕至,而是34萬人跟我們一起走,我相信這樣的路,就如同那首詩說的,讓一切變得如此不同。

人生的議題、如同民主政治,不是考試、或比賽都有終點,這是一場不斷在進展,不會停止的馬拉松,選舉完了,不代表珊珊的任務完成了,也不代表珊珊心中想要做的事情完結了,這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

如果我們因爲選舉結束就停止倡議,那跟傳統的政客有何不同?

珊珊會繼續往前走,就如同24年前一樣,我想成爲那個修改法律的人,那個到體制內改革不公不義的人,我做到了,我會繼續努力,我可以用律師的身份、用公衆人物的身份繼續倡議,公平正義、是非善惡,這些本來就應該是這個國家與這座城市的核心價值,不會因爲選舉結束就停下來,這條路,有三十四萬人跟我一起走。

就像當年我當律師就從事的義務法律服務一樣,不管你幫過多少人,每一天都還是有人上門求助,是不可能停下來的,這也是我當年決心從政的初衷,不希望再有百姓因爲不懂法律受到傷害,而從政後,就不只是解決個人的問題,而是有更宏觀的理解,要從源頭解決社會結構面的問題,改善人民的生活,這才叫政治。

從政這條路,我紮紮實實的,從基層開始,一路走了24年。

在路途中,我還生了一場重病,差一點就走不下去了,但我克服了死亡的恐懼,現在的我,已經無所畏懼了,我一直都在守護臺北,守護每一位市民。

當議員的時候,我實事求是,別人在質詢臺上是作秀,是用意識形態逼首長表態,我寧可把時間花在跟市民息息相關的民生議題之上。

當副市長的時候,我也是一樣實事求是,不做表面工夫,而是想辦法克服每一個困難的問題:

大巨蛋的談判,我們成功取回權利金及超額分潤,甚至讓廠商願意撤回國賠訴訟;錢櫃大火公安意外,事後我們檢討公安稽查模式,讓業者徹底改善,而不是讓檢查流於形式;流動攤販問題已經幾十年,我用「攤販精進計劃」列管後,現在食安衛生及公共安全都有獲得保障;

我們沒有政黨包袱,沒有利益糾葛,我們,就是解決問題的人!

所以我要謝謝各位偉大的市民們,謝謝你們願意相信堅持自己理念的黃珊珊,謝謝你們相信我,相信我絕不會輕易放棄追求是非善惡、公平正義的信念,就算選舉結束,我依然會堅持倡議我相信的價值,對我說過的每一句話負責任。所以,我們還有很多話要說、很多事要做,現在,只是起點而已。

謝謝你跟着我一起齊步共贏,我會繼續堅持理念,持續前行。

謝謝柯文哲市長,你改變了我的人生,謝謝我的市府同仁、競辦同仁、後援會、志工,我知道你們把希望寄託在我身上,我感念在心,能作爲爲大家發聲的人,我感到無比驕傲。大家在這三個月,犧牲陪伴家人的時間,跟我並肩作戰,我內心十分感動。

謝謝你們,選擇良善的黃珊珊,謝謝你們,肯定正直的黃珊珊,謝謝你們、相信黃珊珊。你們讓我知道,傻人會有傻福,善良會有人助,認真、默默的做事情,終究會有人看得見。

請記得,冷漠,就是縱容政客爲所欲爲。

這24年來,我打過九次選舉,近三年的副市長,讓我知道許多臺北市政建設都刻不容緩,我也希望接下來的臺北市政府,可以延續這八年奠下的基礎,清廉、公開透明、進步的力量,這些價值的建立非常不容易,如果因爲換人做就被打破,很快地,民意就會反撲,政治又走回頭路。

所以我們要繼續堅持、維持,需要監督的力量,我相信大家都會跟我們一起睜大眼睛,讓臺北市變得更好,而不是又是黑金、黑道、跟黑箱。

我永遠會記住選舉期間說過的話,也會記住其他政治人物說過的話,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因爲,選民手中有一把劍,還有正義女神手上的天秤,選民永遠都要記得,政治人物纔會說話、算話。

我知道大家都很關心我的下一步,我這半個月,除了整理我這三年副市長任內及選舉期間的雜物之外,也會開始整理一下未來的走向。這段時間,很多媒體、很多名嘴都急着幫我找工作,但其實我的思考從來不是什麼「位子」,而是我能夠爲大家做什麼。

我不想急着「填空」,而是希望能「開放選項」,但所有選項的前提都是我希望可以盡我所學、以我所能,繼續推動福國利民的事,我希望可以當大家的靠山,也希望各位珊友,可以當我的強力靠山。

接下來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是分配不均社會動盪,是極端氣候的社會應變,是高物價高房價對年輕人的衝擊,是黑道、媒體治國的民主制度倒退,這些臺灣內內外外的震盪。

這些事情,比黃珊珊一個人的工作更重要,要邁向理想社會,就像是一場馬拉松路跑,贏家不是灌注所有資源衝到終點線的那個人,而是最後一名跑者都能安穩地跑到終點,這纔是『偉大市民、齊步共贏』的真正意義。

Taipei K33P Going,是珊珊相信的信念,還有三十四萬人跟我們一樣相信,選舉結束,這個信念不只是口號,而是永遠的現在進行式,還有未來進行式,我不會因爲身份轉變,就放棄往前進、放棄改變這個社會。

因此,我會開始成立珊友會,定期的跟大家見面聊聊,提出公共政策的意見,農曆年過後,也會開始進行全臺灣的簽書會,另外,這次選舉我們有四位非常優秀的新科市議員,希望他們可以秉持初衷,進入議會之後,好好的監督市府,我也會好好監督他們。

再次深深鞠躬,謝謝各位。

作者爲前臺北市副市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