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義交墜樓亡 心理師揭熟男困境:擔心不夠堅強

前親民黨立委黃義交。(本報資料照片)

67歲前立委黃義交於17日發生墜樓意外,據傳過去曾長期陷入情緒低落的狀況中。諮商心理師指出,相較年輕人及女性,熟齡男性揹負較多地位、形象包袱,更會擔心展現「不那麼堅強厲害」的一面,而受到外界負面評價。熟齡階段變化多,挑戰不亞於青少年進入成年期,呼籲大衆對於熟齡階段男性的情緒照顧能有更多關注。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與公共關係委員會召集人胡延薇表示,熟齡男性本身處理焦慮低落等負面情緒的難度較高,在面臨情緒困擾,甚至疑似憂鬱症等身心狀況時,相比於年輕人及女性有較多求助上的困難。

胡延薇表示,熟男可能因爲揹負着較多地位、形象的包袱,在求助時更會擔心因爲展現「不那麼堅強厲害」的一面,而受到外界負面評價、甚至喪失長期建立起來的威信。這樣的狀況在社會地位越高的人越是如此,因此像是黃義交一般有着社會地位的人士、長官或是老闆都是較易遇到困難的族羣。

許多熟齡男性的情緒困擾,常常以身體病痛的方式呈現,而無論是本人或是身旁親友,也可能都將這些病痛全數歸咎爲身體因素引發的問題。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公關委員會陳劭旻表示,當事人自己也可能只專注在解決生理疾病、甚至是以民俗療法來解決問題,忽略了心理因素的影響,也減少適當求助的可能。

此外,熟齡階段也是一個變化很多的區段,包含逐漸退化的身體機能和無預期的病痛、退休前後的生活規劃與實踐、不得不正視或放手的人際關係、過往的失落事件再現等等,挑戰性不亞於青少年進入成年期。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公關委員會林子翔指出,熟男無論本人或家屬,常過份期待能快速解決眼前的不好,遺忘自己當年從毛頭小夥子成爲一個社會人花了多少的時間心力去適應,進而忽視現在的自己或家人需要長久穩定的陪伴,甚至喪失關心他們的機會。

因時代變遷和觀念改變,相較年輕人,熟齡人士接觸情緒教育的機會很少,對於覺察壓力事件與不舒服情緒的關聯、學習抒發與處理情緒的能力,普遍都還有提升的空間。胡延薇也強調,不同年齡的人都可能有情緒上的困擾,遇到了心裡過不去的事情,最好還是讓健康醫療資源一起幫忙面對,大衆也應該認識到熟齡人士所面對的議題與變化。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自殺防治24小時服務專線:1925(依舊愛我)、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