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財政負責人:美中必須控制債務 面對不同挑戰

IMF財政負責人:美中必須控制債務,面對不同挑戰。(圖/hutterstock)

美國之音引述路透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財政事務主任加斯帕爾(Vitor Gaspar)11日指出,美中都必須做出重大改變,將他們的中期債務和赤字納入可持續軌道。他警告,若繼續延續美、中的預計財務軌道,最終將對這兩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造成困難。

隨着後新冠疫情時代經濟增長的減緩,美中過去兩年債務和GDP的比例都有下降,讓更多的人預計將恢復更高的債務水平。

「你如果看看什麼正在驅動美國和中國,你會說這是一直延續到2028年前的大型和持續的預算赤字水平,佔據GDP的6%到7%」,加斯帕爾說,「這兩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雙雙減緩,中期預期在一段時間內是最弱的。」

IMF於10月2日公佈的財政監督報告(Fiscal Monitor)顯示,美中兩國的總體非金融公共和私人債務對GDP的比率都達到GDP的大約270%,美國是全球總量的30%,中國大陸是20%。

赤字揚升

加斯帕爾指出,美國面臨的挑戰是持續的日益增加的高預算赤字。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美國赤字在這個10年結束時,在沒有稅務和預算法律變更的情況下,將接近疫情時期的水平,主要受不斷增加的健保、退休金和債務利息費用的驅動。

加斯帕爾說,和2022年110%的規模相比,「按照預計的速度,美國公共債務比例在這個10年結束時,將超過GDP的140%。」

加斯帕爾建議,爲解決這個問題,華盛頓需要做出艱難選擇,包括提高富人的稅收、停止化石燃料生產的稅務優惠、增加或消除社會安全稅收的收入上限。

加斯帕爾認爲,美國預算程序是破裂的,導致不必要的資金危機,而且美國應該取消債務上限,採用更強大的預算規則,讓國會預算辦公室發揮更大的作用。

增長消退

中國大陸面臨不同的挑戰,最大的挑戰是經濟增長的減緩。加斯帕爾建議,中國大陸當局需要更加關注省級和地方財政日益增加的債務,努力減少對地產和基礎建設投資的長期增長依賴,「對中國的挑戰是增長、穩定與創新。」

加斯帕爾認爲,中國大陸需要一個新的增長模式,從出口與投資轉向內需,這將需要一個更加慷慨的社會安全網路,讓消費者能花更多的錢,減少謹慎的儲蓄。

中國大陸將電動汽車和替代能源產品的創新列爲重點發展項目,加斯帕爾認爲,這有助於中國大陸經濟轉型,「中國有充裕的政策空間,有多種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