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者的甜蜜負擔:年賺107億 26歲執掌千億公司

(原標題:繼承者的甜蜜負擔:1年賺107億,26歲執掌千億上市公司)

財富八卦,八卦財富,財富人物,我們今天關注的是正大的第四代—謝其潤。

湖畔大學最年輕的“90後”成員,23歲就登上福布斯,身價300億,執掌千億市值集團,看起來是言情小說女主頂配,實則是正大第四代謝其潤的人生寫照。

說起謝其潤,大家有些陌生,但提到正大集團,似乎無人不曉。改革開放之後,正大集團作爲首家在深圳投資的外資企業,領取了“001號”外商營業執照,目前正大集團掌門人謝國民,正是謝其潤的四叔公。

如今,正大集團還處於二三代交棒的局面,但正大的第四代,已迫不及待走向了前臺。

初出茅廬,成績不斐

美國有家研究院認爲,約70%的家族企業傳不到第二代,88%的傳不到第三代,第四代以後還在經營家族企業僅有3%。

正大集團的謝氏家族,看起來屬於這3%的家族。

2019年上市公司陸續披露了中報,中國生物製藥的業績可圈可點,上半年營收約125.27億元,同比增長28.8%;淨利潤約14.44億元,同比增長5.8%。而這家上市公司就是由正大第四代謝其潤管理的。

2015年,謝其潤從沃頓商學院畢業後,進入家族企業,年僅23歲擔任了中國生物製藥董事會主席和執行董事。中國生物製藥是港交所的一家上市公司,旗下有諸多子公司,謝其潤接手時大概400億市值。曾有不少前輩懷疑謝其潤能否擔此重任,但隨着公司業績一路高走,謝其潤也得到了認可。

《亞洲週刊》評選2015年大陸企業香港股市排行榜時,中國生物製藥獲“最大市值民企大獎”。福布斯中文網發佈“2017亞洲最佳上市公司50強”中,中國生物製藥是上榜的5家制藥企業之一。2018年,謝其潤與董明珠、陶華碧等,一同登上了福布斯發佈的中國商界傑出女性榜,位列第25。

百年家族,兄弟傳承

說起謝其潤,不得不提到她的家族故事。

謝氏起家於謝易初、謝少飛兄弟二人,起初謝易初在泰國創辦正大莊,後來交由弟弟謝少飛經營,自己一心回中國發展。後來謝易初的兒子又回到泰國,其中以謝正民和謝國民最爲出色。謝正民正是謝其潤的爺爺。

1953年,在謝正民的建議下,謝少飛註冊“卜蜂集團”,只有在中國稱爲“正大集團”。成立之初,謝正民擔任董事長。5年後,謝正民覺得弟弟謝國民管理更好,就把董事長的位子讓給了弟弟,自此謝國民執掌正大集團,成爲實際掌權人,並把正大帶入鼎盛時期,發展成爲泰國首富家族。

謝正民讓位之後,仍在幕後潛心支持弟弟發展,在正大集團內部仍有威信,在外更充當弟弟的發言人,高齡之際幫助接待客人,可謂兄弟情深。

一直以來,謝國民十分重視國內發展,少年時期曾被父親送回中國讀書,此後也十分關心中國市場,1979年在深圳設立中國合資企業後,中國事業版圖已成爲謝氏家族事業最重要的板塊。

前不久,已有80高齡的謝國民還在香港的《明報》、《星島日報》以及《東方日報》上,刊登3則巨幅廣告,以“止暴制亂、恢復秩序、維護法治、共促繁榮”16個字,表達了對香港局勢的看法。

三代接棒,四代上臺

2017年,謝國民卸任集團職務,掛“資深董事長”一職,第三代正式接班。

財富聚集地,爭鬥藏身處。相比於亞洲很多豪門世家,新老換代未免頭破血流。謝氏如今三朝換代,背地暗流涌動,明面確實兄友弟恭,一代更勝一代。這得益於謝國民80年代的一項決定,打破家族世襲制,下一代子女進入家族企業,要董事會批准,還必須是突出成績者。也就是說,謝家選掌權人並不執着於長房長子,而是能者居之。

因此,雖然謝正民讓位於弟弟謝國民,並不意味謝正民一脈退出正大集團的核心管理層。

謝正民的兒子,謝其潤的父親謝炳,現任正大集團執行副總裁,在叔父的部署下,90年代向健康產業跨越,如今執掌正大醫藥集團,更先後參股、控股國內數十家醫藥企業,使得謝氏家族在中國的商業版圖不斷擴大。

謝其潤的母親鄭翔玲,出身陝西農村,嫁給謝炳後,在一個小車間內成立了北京泰德公司,這家公司如今成爲一家生產靶向藥的巨頭公司。和丈夫成立的中國生物製藥,如今由女兒謝其潤掌管,但鄭翔玲仍爲該公司的實控人,2018年以270億元的身價,躋身胡潤女企業家榜第10名的位置。

有着顯赫身世,父母的能力有目共睹,未來謝其潤能走到什麼位置,讓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