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歷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生產、銷售假冒專利產品案

記者 李培樂 濟南報道

23日,爲提升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辦案質量和效率,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從2023年全省已辦結的7000多件案件中,選出知識產權十大典型案例進行發佈。其中包含濟南市歷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的生產、銷售假冒專利產品案。

濟南市歷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歷下局)根據陝西省三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三原局)案件線索移送函,對涉案單位某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進行檢查。

爲充分查清事實,歷下局向三原局發送協查函,請求該局協助調查陝西某乳業有限公司生產涉案羊奶粉的具體產量等情況。經查,當事人同陝西某乳業有限公司簽訂“委託加工合同”,委託生產配方羊奶粉,在奶粉罐體外面標註有“鼠李糖乳桿菌(菌株號GG專利號200710111237.7)、動物雙歧桿菌(菌株號Bb-12專利號CN112063619A)、發酵乳桿菌(菌株號CECT5716專利號WO/2004/003235)”等內容。經調查覈實,罐體標註的專利號爲虛假信息,屬於假冒專利,當事人共計生產了1740罐,銷售額總計58320元。

當事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修訂前)第八十四條第一款第(一)、(二)項的規定,構成生產、銷售假冒專利產品的行爲。歷下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責令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爲並予以公告,沒收違法所得58320元,並處罰款29160元。

本案屬於跨區域協作、多部門協同辦理的假冒專利案件。在辦理之初,線索發現地監管部門對可能出現的調查情況做了多方位預判,並第一時間通過協查等方式取得第一手的證據材料。針對調查認定的事實,及時把相關線索移交到相關地區的市場監管部門,多地共同打擊假冒專利違法行爲,保障了知識產權事業健康發展。辦案的同時,執法部門指導幫助當事人完成對相關產品的設計改造生產。通過行政執法,淨化了市場,引導企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