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養家庭難度高 桃市增安置費、擬放寬寄養家庭條件

桃園市社會局今公告,提高寄養家庭安置費3.25%至4%,機構安置費也提高至30%以上,盼減少寄養家庭和機構壓力。圖爲寄養家庭說明會。圖/桃園市社會局提供

寄養家庭需求日益增加,考量物價調漲,桃園市社會局今公告最新給付標準,寄養家庭安置費提高3.25%至4%,機構安置費也提高至30%以上,盼減少寄養家庭和機構壓力。民團對此樂觀其成,但直指桃園寄養家庭數量仍遠遠不足,呼籲市府思考配套。社會局迴應,將研擬放寬寄養家庭條件,開放65歲以上也能成爲照顧者,以增加寄養家庭數量。

社會局統計,桃園市目前有95戶寄養家庭,寄養110人;兒少安置機構則有6處,安置150人。安置兒少以6至12歲佔42.2%最多,其次爲2至6歲佔34.9%。

社會局公告今年「兒童及少年安置費用給付標準」,其中寄養家庭部分,一般兒童從2萬8000元調整到2萬9000元、特殊兒童及一般少年從3萬1000元調整到3萬2000元。機構安置費,第一類兒少從原本2萬3000元調漲爲3萬元,增幅30.43%,第三類兒少從2萬7000元調整至3萬5200元,幅度約30.37%。調整後,桃園兒少安置費高局六都第二。

寄養媽媽黃小姐說,孩子每月基本花費約3萬元以下,社會局今年增加安置費可滿足孩子更多需求,「有感受到市府誠意」,也應可吸引更多人組成寄養家庭。

桃園家扶中心主任張伏杉表示,市府增加補助是好事一樁,不過桃園寄養家庭仍不足,雖近年從70幾戶增加到近百戶,但數量完全不夠;現在兒少特殊狀況多,尤其照顧特殊孩子,可能一週要跑3、4天醫院,照顧者得付出更多心力,令許多家長心累,除了提高安置費,市府也應協助提供更多特教資源,並思考配套。

社會局兒少科長陳資穎表示,寄養家庭從申請、訓練到居家評估動輒半年以上,每年申請成功者僅約5戶,目前照顧者達65歲以上也須退場,導致增加速度緩慢。

陳資穎說,社會走向高齡化,市府除增加安置費,也研擬放寬寄養家庭資格,未來照顧者年滿65歲者,只要每2年通過資格審查,就可繼續擔任寄養家庭;市府也會持續提供專業社工團隊支持奧援,維持留任率。